90.第90章 知青回城(2 / 2)

在一起生活一年多了,都知道互相的性子,都是不愿意占别人便宜的讲究人,李清风也没推辞,顺手就把网兜给接了过来,说了几句客气话后,各自回屋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这次回家的三人需要去村里和大队长见一面,既是拜年,也是告诉大队长我们三人回来了。

胡家宝看到李清风给大队长准备的礼物,皱着眉说道:“你怎么就拿了两个苹果,这还是在年前在山上摘的吧?大过年的这么上门合适吗?”

“合适的很,俩苹果是掩护,要不全村不都知道我去给大队长送礼了嘛,硬通货在我包里呢”说着李清风拍了拍包,传出了撞击硬物的声音,看形状是一个一盒罐头。

俩人一想,李清风说的有道理啊,于是连忙也将各自准备的礼物放进包里,一人从桌子上拿了两个年前从山上摘下来的苹果。

三人裹得严严实实的,结伴朝着大队长家里走去。

大队长媳妇看到李清风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热情的迎着三人进门:“哎呦呦,你们仨回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昨天你们叔还念叨你们呢,今天就回来了”

“婶,不用招呼,我这经常来,您快忙活去吧,这不昨个刚到,想着今天过来给您和我叔拜个年”李清风笑嘻嘻的朝着大队长媳妇拱拱手。

进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挎包里的那盒猪肉罐头放到桌子上,剩下俩人也学着李清风的样子往外掏东西。

“哎哎哎,你看你们仨,来就来呗,怎么还带东西啊,下次可不准这样啊”

“这不是来拜年呢嘛,谁好意思空着手啊,您放心,下次过来绝对空着手来”

“好好好,空着手才对嘛”

李清风脸上笑嘻嘻,心里却是在吐槽,还空手来?我下次空手来你能让我进门?

大队长不在家,仨人也没在大队长家里多待,主要是大队长媳妇连花生瓜子啥的都没上,就一人端了一碗热水,明摆着不想让仨人多留,待久了容易招人不待见。

随着那四位的倒台,再加上国内经济好转,前些年欠下的43亿美元基本还完,城市内增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一批知青回城的名额放了下来。

过完年没多久,大队长去了一趟公社回来后,便来到知青小院,通知了知青们大队上有五个回城的名额,让周拥军这些老知青们写好申请交给他。

得知能回城,王香兰和赵海霞两位女知青激动的当场抱在一起哭了出来,其余三个男的也是不遑多让,大老爷们又哭又笑的,看的李清风不停的撇嘴。

周拥军他们五个也是真的倒霉,是在71年引进西方投资之前下的乡。

72-73年的城市经济过热,他们的下乡年限不够,回不了城。

好不容易在乡下熬到了74年,下乡年限够了,可以返城了,又赶上了第三次金融危机,城市内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向乡下转移。

又是一大批的下乡潮,一直拖到了今年,才有机会能够返城。

算算时间,他们五个下乡已经有六年了,人生能有几个六年?他们这一批的返城的返城,在乡下结婚的结婚,十几个人就剩了他们五个。

五人的回城申请递上去以后,很快就得到了公社领导的批复,看着回城名单上自己的名字,五人又是一番抱头痛哭。

周拥军他们五个从公社办理完回城手续回来时,一人拿出了不少钱,在公社又是买酒又是买肉的,在知青小院请大伙吃了一顿好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平日里十分稳重的周拥军抱着李清风的脖子,醉醺醺的说道:“李老弟,我们马上就要回城了,我们五个一走,咱们知青小院就剩你们三个男的了,以后在队里小心点,别让人给欺负了”

“放心吧,受不了欺负,我来这里也一年多了,对于村里的人是什么样,心里有数,你放心的去吧,我在这里祝你回城以后前程似锦,生活美满”李清风没把周拥军的话当成醉话对待,十分郑重的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知青小院的所有人早早的起来,去到火车站为这五个老知青送行。

在除了李清风外几人羡慕的目光中,火车缓缓的行驶,直至消失在众人的视线。

马文慧在火车消失很久后,这才放下了一直挥动的右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失落的说道:“他们五个等了六年才等来了回城,咱们不知道要等几年”

没人回答马文慧的这个问题,在火车消失后,众人裹紧衣服,落寞的走下月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