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196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2 / 2)

“一百人,半导体和微电子专业各五十人,两年读研期间的学费在四百万美元左右,这笔费用柠檬科技一力承担”

出国留学本科生花费稍微低一点,大概每年在一万五左右,研究生每年两万美金。

国家公派留学生每年的费用在一亿美金左右,在改革开放前几年的外汇支出中占比非常大,国家完全咬着牙付了这笔钱,可惜的这一亿美金里面,其中八千万是打了水漂。

人才培养的费用从来没有低过,要不是国内目前这方面招不到人才,李清风才不会自己花钱培养。

好在这笔钱李清风打算用助学贷款的形式支付,等他们工作以后,都能收回来。到时候在自己公司工作满五年的,贷款直接免除,不在自己公司干的,那老老实实的还钱就行。

校长点了点头,没有急着回答李清风的问题,而是摸索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李清风也没打扰校长的思考,而是坐在校长对面,静静地喝着搪瓷缸子里的茶水。

过了好半天,李清风一缸子茶水喝完后,校长这才思索结束。

抬起头,用着浑浊的眼睛看向李清风,郑重的说道:“最后一个问题,你作为留学生也是知道公派留学生的回国率的,你就不担心这些人毕业以后直接消失?”

“当然担心,我做过计算,这一百人里,最多只能带回国五十人,剩下的一半人,我不抱什么希望,就当花钱打水漂玩了”李清风垮着脸说道。

“哦,这么自信?要知道公派留学生的回归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你凭什么认为校企合作就能有一半的学生回来?”

听到校长这么问,李清风神色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小声的说道:“那个,回国人员的工资,我会按照美利坚相关行业平均薪水给他们发”

校长不再说话,财大气粗,比不了。

后面校长又向李清风详细了解了一下这个校企合作,彻底了解清楚后,让李清风回去写一份材料交给他,由他帮忙送到教育部。

这个事能不能办成,要看领导们的讨论结果。

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李清风心里有一个腹稿,从校长办公室出来以后,李清风回去连夜将材料写了出来,第二天刚刚上班,就送到了校长的桌头。

在将材料送上去后,李清风老老实实上班,耐心的等待着上面领导的讨论结果。

只是李清风不知道的是,这份材料被校长交上去后,领导们吵翻了天。

赞同派和反对派在部委里分成了两派,连续吵了几天没有一点结果。

国家机器不是闹着玩的,真想关注一个人时,对方是没有秘密可言的,李清风的柠檬科技一直在国家的密切关注中,当这封材料送上来后的第二天,李清风和柠檬科技的资料也出现在了领导们的桌案上。

反对派反对的并不是因为港商的这个身份,而是大学生应不应该受到私企的资助,毕业以后前往私企工作。

毕竟公司老板是自己的同志,在他们眼中,柠檬科技是地地道道的华国企业,只是企业注册的地点不在国内,并不是什么港企。

赞同派则是认为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非要在国企或者科研单位工作,进入私企同样是为国家的科研做出贡献。

既然有私企愿意赞助大学生出国留学,既能提高国家的总体科研实力,也能为国家减轻分担,完全是一件值得表扬的好事。

双方一直吵个不停,一时间大领导拿不定主意,只能继续将这份材料层层上报,让上面做出决定。

就这样,李清风的资料经过层层上报,最后出现在了海子里的某间办公室里。

在十来天的等待中,李清风报上去的材料终于得到了批复。

这天李清风刚刚给学生讲完课回到办公室,校长手里拿着一摞文件,兴冲冲的亲自来李清风的办公室,笑着把文件递了过来说道:“清风同志,你的计划批准通过了,你可以准备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