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去 回不来(0178)(2 / 2)

“集中种,到是有可能有点收益,可是投入也大啊,多久才收得回来?这个不说,这种养的劳力从那来?”二爷还是担心劳动力的事不好解决。

“把土地承包了,包出地的人家不仅不做地,还有土地承包费可拿,生活没大问题。愿意耍的,就让他耍,愿意做活儿的来合作社上班,就近打工也拿工资,应该会有人来干活吧。”覃农想问题比较简单。

“你按外出打工开工资,这劳力成本承受得了?”山火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成立种养合作社吧,一是土地集中经营,二是让在家的妇女和老人,还有那些因为家里各种原因无法外出的劳动力就近务工。既是就近务工,当然工价就不能和外出务工一个水平了。三是,这种植粮食,不是为卖粮食挣钱,而是把粮食用来喂养家禽家畜,让粮食的价值得到提升。两相结合,就有利可图了。”山椿说。

“这到是个办法,就是你开工资低了,人家会不会再做活儿?现在人都是有攀比思想的,你没叫他干活儿,他耍起想挣钱没门路,你叫他干活儿,他又会说外面挣钱多,你这挣钱少,给你熬起。”二爷还是担心。

“应该会,现在在家里的人,都是照顾着家里的老人或者是孩子,空闲时间很多,平日里没事儿都去打牌赌钱白白的浪费时间不说,还违法违规,也不是这些人愿意这样子的。如果,做着自己的家务也能在合作社挣些钱,应该是会争着来上班的吧。”山椿看过黄莲乡的合作社用人,也去其他地方的合作社考察过,就分析道。

“哦,这到是,就近,家庭和务工两便。能成。”二爷明白过来。

“长久看,我还得想办法多用机械生产,不能受制于这劳动力的问题。”覃农思考着。

“不错,你娃能想到这点不错,要多多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为农业生产服务。”山椿早想到这问题,但这合作社刚开始,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椿舅,做规划的时候就要把这以后机械化生产设计进去,建立的起点要高。这样用钱就更多,我还是把我家的房子卖了吧。”覃农这想法不错。

“你娃能想到长远规划,高起点运行,可以的哈。就是吧,这房子先不卖,这投入也不是一下子就要那么多,是一步一步的投入的。需要的时候再说吧。”山椿赞扬了覃农。

“还有一点,就是办这个合作空行,但不要高调,不要说有老板投我多少资,就低调的租地,就说租来种粮食,因为这人心难说。高调了怕生出更多的事儿。”二爷提醒道。

“二爷提醒的很对,有时候本来没事,如果听说有那么一大笔投资,有的人心就会起歪心眼,整出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就是这租地,按计划的,整个沟里的水田和这一边的土地以及柴山地,一定要成片集中。如遇个别的人不租,打傲卦,还得二爷多做工作。”山椿向二爷请求。

“这个没事儿,山火带着农娃儿着手租地。我想应该不会为难这农娃子的,要是那个不长眼的不讲理,老子再收拾他。为难农娃子可忍,为难大家,让章家湾的大片土地撂荒,老子不忍。”章二爷平日里谦和包容,这大事面前威武,霸气。

“好,有二爷支持,就明天开始,整起走。”山火在章家湾也是有威信的,现在二爷发了话,就更没问题了。

吃完晚饭,山椿与山火陪着二爷在湾里转转。

“前两天山毛回来了,本想住几天,结果一看他家这房子,站了一会儿就走了,叫他吃饭他也没吃。”二爷停在山毛家前面,三人看着山毛家那房子。

这房子是八六年时,山毛和他父母分家后,搬出来才修的,老房子给了他弟弟。由于当时口袋里没钱,山上没树,修房造屋十分艰难。加之山毛当年参加过梅花党,受到公安机关的审查,所以窝在这章家湾没有出路,想外出务工,也怕因梅花党的事儿而不敢,家里经济状况就很不好。所以,山毛这房子就是那种古柱石装板,然后是篾夹泥巴糊的墙壁,屋顶是稻草盖的顶。

山毛生了三女一儿,由于以前读过初中,有文化,也知道这文化的重要性,家里经济再困难,山毛也坚持送四个孩子上学,四个儿子考上了一个大学,三个中专,都在重庆找了工作,再也没回章家湾。随着子女们在城里站稳了脚,山毛夫妻也去了城里,帮着儿女们理料家庭锁事,山毛也找了一份小区保安的工作做着,日子过得也舒心,就十多年没回在这乡下住了。

再好的房子,如果没人住那是朽烂得很快的,山毛这种房子就烂得更快。整个屋基全长出了高高的杂草,高高低低,掩盖着过去的一切,现在只看见几根石柱子顶上还挂着几根木条条,除些之外就是几块石装板也风化了不少,房子的样子只依稀可辨。

“唉,这人进城了,房子没人住,烂了,可惜了。”山椿觉得这损失有些不值。

“这算啥子哟,不光我们章家湾,走出去看看,那沟那坡都这样,到处都是朽烂的房子。还有好多才修没几年的砖瓦房子,当时光鲜得很,可主人这几年出去了,没人住,也开始朽烂,那才可惜。”山火说。

“也是,我们这章家湾吧,原来一共是三十六户人家,家家一座房子。土地下户过后,陆续又分家出来一些,又修了些,总共是四十五坐房子吧。现在没人住的就有三十一座,时不时的回来住一下的有六座。真正长年家中有人住的只有十四家。这些没人住的房子,已经有二十四座不能住人了,再过几年这些没人住的房子怕是全都得朽烂倒塌吧。”二爷掰着着指头数着。

“这些人,真的是出去了就不记得家了吗?”山椿不解,为什么这么多房子都没人住。

“想回来,可各种原因,不能回来。有在城里工作走不开的;有在城里带孙子离不开的;还有人年纪大了想回来,儿女不放心的;有身体不好离不开儿子照料,儿女又离不开不能回张下照顾的;也有在城里生活舒适,不想回来的。反正各种各样的原因,回不来。”山火说。

“随着年纪大起来,出去的那些老一点的人,也想回来,可回来房子又没了,不能住人了,没住地儿了,咋办?这山毛回来,走时还是心欠欠的,眼泪婆娑的。”二爷那天是看着山毛走的,山毛走后,二爷心想着这些出去的章家湾人以后怎么办?章家湾的人会走光吗?走光了,这章家湾又怎么办?揪心了好几天。

“山毛为什么就不愿住下来呢?”山椿不解,这章家湾都是本家啊,还有那么多家人在章家湾,能住不下一个山毛?

“伤感吧,家没了,谁也伤感,一走了之吧。”山毛回来时是在山火家吃的午饭,两人也聊了好久,知道山毛的内心。

应是不只山毛一个人的心态如此吧,以后回来的人,也许还有和山毛一样,不愿在章家湾借宿一夜的,也有晓得这种情况,就干脆不回来的。可这些人,咋办,真的一辈子,或者一辈一辈人的都不回这章家湾了?过去,路难行,但再远的路也要回家,人们心里有家的情结。现在,交通方便了,路好走了,家近了,回家的念头却越来越淡了,甚至没了回家的冲动了。这算什么事儿?

“咋办?家就这么没了?”山椿问二爷,问三火,也是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