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帝!(2 / 2)

至圣先师 泡泡泡 2104 字 25天前

李泌点点头,将试题交给他:“本王原打算,让苏东阳做会元。但既然他不识抬举,那就推你吧。希望你能不负重望,拿出好诗词,力压杜预。至于陛下那边,我会替你说情。”

欧阳正焕微笑道:“恰好,我与陛下也有几分交情。反正对陛下而言,只要会元不是杜预,谁人都好说。”

李泌正色道:“我堂堂大唐,岂无人耶?杜预自负三分才气,也敢恃才傲物?”

“何况,这一次考试,还关系第二次书山学海的开启。”

“欧阳斌,你一定要拿回会元,力压杜预。”

欧阳斌底气不足道:“我,尽力。”

李泌冷笑道:“科举之路漫漫,一时得失,不必挂怀于心。”

“何况,科举本就是朝廷取士。朝廷说谁行,谁就一定行。杜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已然被皇上和本王厌弃,岂能再如愿以偿?”

“你只管精心准备,其他,都包在本王身上。”

“本王会让杜预,连考试都完不成!”

李泌眼中阴狠之色一闪而过。

他最近在插手杜预遗留下军队时,遭遇了裴十二的强力抵抗,屡屡挫折。

十二、裴十四都是名将裴旻之后,裴家出色下一代继承人,在杜预麾下经历了无数血战,已然成长为大唐名将,中流砥柱。

李泌要插手杜预留下的军队,更换自己心腹,却被裴十二语气客气、却态度坚决顶了回来,始终无法真正掌控这支战功卓著、功勋彪炳之师。

偏偏裴十二乃是大唐忠臣、名将裴家之后,父亲裴旻又殉国战死,无论太后还是皇帝,以至于朝廷勋旧派、武将们,都颇为青睐这根正苗红、政/治正确的裴十二。

毕竟,对力挽狂澜的北伐军,朝廷也不能赶尽杀绝。杜预是寒门士子,不封侯不受赏回去念书,已经让天下人打抱不平,若朝廷再动裴十二,连太后都觉得说不过去。

这北伐军更是以五千裴家军为核心班底,建立起来的,底层将领除了杜预,只对裴十二忠心无二,当真是水泼不进。

就算李泌的嚣张气焰,也一时半刻动不了裴十二,自然恨屋及乌,更嫉恨杜预。

欧阳斌大喜,拜/谢。

欧阳正焕与李泌窃窃私语,利益交换,自不必说。

科举考试在即,大唐各地暗潮汹涌。

各大书院、各地学府,乃至各大势力,都在拼命备战、蠢/蠢欲/动。

唯有杜预,却优哉游哉,安之若素。

他也在筹划着,下一次书山学海之旅。

“喂,上次书山学海,天下人都说,你去了云与海的彼端,邂逅了千载难逢的奇遇,才创造出

如此奇迹。”

小蛮撒娇道:“主人,你到底遇到了什么?人家好奇的很。”

众女都竖起耳朵,谁人不关心杜预在上次书山学海的收获?

可惜,杜预讳莫如深,从未提及过。

杜预宠溺,揉了揉小蛮的秀发,却嘿嘿一笑:“我忘了啊?”

???

小蛮一脸懵。

众女大失所望。

杜预笑了笑:“书山学海,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镜花水月般,被个人遗忘。只能通过多出来的收获,模模糊糊回忆起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难以企及细节。我也不记得,在抵达学海之后,到底获得了什么。”

他说的是实话,但不是全部。

杜预在书山学海中,最大的收获,其实开启了至圣文骨。

如今,他黄金级至圣文骨,便是在书山学海中获得,为他在这杀机四伏、危机重重的圣元世界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奠定深厚的根基。

考中进士后,可第二次进入书山学海,又能有什么天大机缘?

面对失望的小蛮,杜预微笑不语。

不是他信不过小蛮和众女,他身上的秘密,实在太多太离奇。

她们知道的越多,其实越危险。

“这些日子,滁州儒学和女学,如何了?”

杜预看向王异。

虽然“儒学”“女学”是杜预一手兴办的,但杜预事情太多,千头万绪,真正负责两座学校的女老师兼常务副校长,实际上是出身琅琊王家的王异。

王异身为女子,却拥有男人志向,特别是兴办女

子学校、提倡女子与男子一同受教育、一同考试,乃是她平生最大志向。

杜预将两所学校交给她,可谓一拍即合、所托正人。

王异眉飞色舞:“这两年,滁州没有遭遇兵灾,又有你提供的充足资金、官府资源支持,我又拿着太后的旗号,狐假虎威,哪怕现任滁州知府马超元都非常支持这两座学校的兴办。两所学校招生规模,都达到了千人。”

“儒学,教授都是你新儒家的学说。你的诗词文章,还有你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童经典,一直教授这些小学生。”

“今年,我又在蒙童教育之上,开启了青年教育,培养新儒家的秀才。朝廷已经通过,我顺利拿到了批文。这批和以后的儒学学生,都可顺利考秀才。”

“只可惜,秀才之上,便是举人。需要朝廷的进一步承认,才能拿到的文位。目前儒学力有未逮,只能做到秀才这一步。”

“女学,蒙太后开恩,林如海尚书关照,这些女孩已破天荒,可以考取女童生。”

“但林如海关于女秀才的提议,却被皇上否了。”

“女子,依旧不能考秀才。”

杜预欣慰点点头。

他知道,别看这三言两语,但王异有办法能让太后出面,让儒学可以考秀才,女孩可以考童生,已然极大突破了传统底线,放眼十国,都是一场前所未有、震古烁今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