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扩产 想尽一切办法扩产(2 / 2)

“我们安城县拥有100多万亩的耕地,可是到现在,我们安城县的真菌大棚数量连五万个都不到。”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安城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还有上百万亩的土地可以用来盖大棚,也说明我们现在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

“江州的六峰县、岳州的红石县,他们都是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现在拥有的大棚数量也仅仅只是比我们少一些而已,我们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

“我不管大家用什么办法,是自己建也好,雇人也好,12月,我们的大棚数量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

“并且以后每个月都要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直到我们整个安城县所有可以盖大棚的土地都盖上大棚了!”

听到宋星的话,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感觉压力山大。

现在大家都已经在拼了命的盖大棚了,11月的产值比10月都翻一番了,现在12月又要翻一番,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

毕竟基数已经很大了,想要再翻倍的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累死了也不可能完成的。

然而宋星这边压下来,任务指标下达下来,再加上大家也想要扩大种植规模,也想要赚更多的钱。

这一人智短,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办法也总比困难多。

很快,安城县这边就有人想到了不少的好办法。

既然安城县本县的人即便是累死累活也不可能盖出更多的大棚了,那为什么不雇佣其它地方的人?

只要出钱,有的是人愿意来安城县打工。

盖大棚也好,种菌子也罢,只要钱到位,还怕没人来?

当有人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顿时就豁然开朗,一下子茅塞顿开。

以前只是想着自己村里人来盖大棚、种菌子,根本就没想着来雇佣外地人来做事。

毕竟大家还有着惯性思维,还并没有将村公司去当成一个真正的盈利性的公司去对待,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现在一下子想清楚了,无非就是多花点钱的事情。

而现在安城县各个村的村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钱了,最缺的是人手。

一时之间,从安城县周围的各个州县,大量的外来人口开始不断地涌入安城县,涌入安城县的一个个村。

就跟大量的人去沿海地区打工一样,安城县一下子也是涌入了几十万的外来打工人口,一个个村就跟一个个工厂一样,每个村少的雇佣上千人,多的雇佣几千人,让一个个村都变得无比热闹喧嚣起来。

安城县在疯狂的扩产,要一个打十个。

江州六峰县、岳州红石县这里也是如此。

司空明月、欧阳清泉意识到飞云科技对原材料的庞大需求之后,他们就和宋星一样明白了一个道理,扩擦,继续扩产,疯狂的扩产,种再多的菌子都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

红石县,欧阳清泉正在一个山村视察。

“这些菜是谁种的?”

欧阳清泉看着眼前一片平整的耕地上种了大量的菜,顿时就问道。

“是我们村的人种的~”

旁边有人连忙回道。

“这么好的地拿去种菜多可惜啊,用来盖大棚、种菌子的话,随便一个月种出来的钱都够吃几辈子的菜了。”

“后面统统改了,我们红石县山地、丘陵多,耕地少,平整的耕地就更少了,以后都不允许用耕地种菜,耕地都是要用来盖大棚种菌子的。”

“大家要学会算经济账,多一个大棚一个月就多上百万的收入,种菜要种到猴年马月才能够种出上百万来?”

欧阳清泉忍不住直摇头,自己红石县的耕地实在是太少了,平整的适合盖大棚的耕地就更少了,现在能够盖大棚的基本上都已经盖上了,想要再扩大产能就要加大投入去平整那些梯田、山田之类的。

“是,是,回头就盖上大棚种菌子~”

“还有,你们村我看不少地都可以平整下用来盖大棚种菌子,别舍不得花钱,这花钱也是为了赚钱,大棚越多,赚的就越多。”

“鸡鸭鹅什么的就别养了,浪费时间,又容易进大棚里面破坏菌子,污染菌子什么的。”

“多算算经济账,想方设法的去扩大产能,这样的好机会,不抓紧机会扩产,还想什么呢?”

欧阳清泉仔细的看着眼前的山村,很是无奈的说道。

有些惯性思维一时半会是真的很难改掉,多好的用来盖大棚的地啊,竟然去种菜?

还有人不在村公司里面赚大钱,竟然还在惦记自己家里面的鸡鸭鹅什么的,看到这些人都要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