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徙边(2 / 2)

皇甫嵩听着从两人口中报出来的郡国及县名,和其对应的姓氏,一旁自有人将此记录下来。

等到两人哑了火,再也说不出名字,皇甫嵩才道:“汝等既有报国之心,那就带着尔等的私兵投军去吧。而今幽并凉三州皆缺精兵良将,尔等想去何处?”

两人哪里不明白,只要皇甫嵩将今日从两人口中得到的名单散播出去,就算两人的宗族还能在家乡存续,他们二人指定是不能在兖州待了。

李典率先道:“全凭太尉公吩咐。”

吕虔还在思索皇甫嵩有没有让他们带上宗族的意思,反应慢了半拍,却也只敢由皇甫嵩做主。他们也就算个富庶些的豪强,在皇甫嵩面前哪有挑挑拣拣的资格。

“既如此,那就去凉州吧!”

皇甫嵩终究还是忘不了凉州。

凉州羌乱的一大原因就是汉人人口不足,而今凉州又经过数年战乱,人口死伤颇多。羌人本就在人口数量上占据优势,又能得到善待,可逃亡和死去的汉人就难以恢复了。

这些私兵放在兖州是隐患,但放到地广人稀的凉州,将之分别安置在各处,不怕他们抱团生乱。

……

皇甫嵩坐镇兖州数月,不曾有什么大动作,甫一出手,也只是针对两家有些过头的豪强。

吕氏和李氏动用存粮、变卖家产,来供给他们那些“主动从军报国”的宾客前往凉州戍边,吕、李二族的大半族人也都跟去了凉州。

尽管目的地是凉州,可还是让豪族们想到了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废止的“徙陵”。

凉州还不如徙陵呢!

一时间,兖州为之震动。

在兖州诸郡国中观望的豪族们一边将自家有私兵嫌疑的宾客们继续散置各方,有些保守的干脆直接遣散,另一边,则是派出或是族中贤达名士,拜见新晋的太尉公,用以示好。

对于示好,皇甫嵩一概受之,只是客人多是皇甫郦代为接待。

至于这些人送的礼物,那更是分文不收。

久而久之,兖州的豪族们见皇甫嵩又安稳了下来,觉得事情应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些人身处其中,投鼠忌器,深刻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虽心里害怕抗拒早已被废止的徙陵,但在明面上,却根本不敢两两件事混为一谈。

可另一边,局中人心有顾忌,局外人却未必能感同身受。

兖州本就处于山东腹心之地,此处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各地,包括距离兖州不远的雒阳。

出身各地的朝臣们就没这么顾忌了。

太尉皇甫嵩的家乡就在凉州,皇甫嵩能这么坦然的利用太尉坐镇在外的权柄遣豪强徙边,要是皇帝不知情,骗鬼呢!

将作大匠吴脩从刘辩登基后就老老实实地为刘辩修陵寝,对于自己的权力被以毕岚为主的宦官侵占也并不在乎,可此次,他少见地在朝堂之上发了声:“臣听闻太尉于兖州迁两族豪强往凉州戍边,不知陛下是否要复徙陵之策,若是,臣也可早做准备。”

(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