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小康家庭(2 / 2)

刘理顺的文章通顺,而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这样的人早就应该考上了,而不是蹉跎于此。

所以他的心中,已经有想办法录用刘理顺的想法。把这个已经四十七岁的人,留在朝廷任用:

『张孚敬也是考了八次会试才成进士,而且年纪四十七岁。』

『难道说这个刘理顺,有可能成为我的张孚敬?』

心中浮想联翩,朱由检摇了摇头,没有再想下去。

张孚敬那样的大才,不是轻易就能出现的,自己可以有这个想法,却不能陷入太深。

继续翻看报告,里面记录着刘理顺进京之后,大致的生活足迹。

看到刘理顺家境贫寒,连一两银子的会试专刊都不舍得买,朱由检更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刘宗周的影子——

这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可以派他去刘宗周那里学习。

然后在看到刘理顺和牛金星有交往时,朱由检惊得险些跳起来,没想到他竟是参加会试的举人:

『牛金星竟然和刘理顺有交往,还来参加会试。』

『这个李自成的首席智囊,竟然是参加这一科会试的举人!』

对牛金星这个名字,朱由检不说如雷贯耳,也大略听过一些。

知道此人对李自成来说,就是军师一样的人物。如果大顺朝得了天下,牛金星就是萧何、张良。

从对刘理顺的调查报告中看到这个名字,朱由检感觉很是惊讶、心中又有些欣喜,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把牛金星留下来——

这个人的才能即使不适合被自己所用,也不能留给李自成。要用朝廷的官位,把他拉拢过来。

所以,他心中已经决定,不管牛金星考得怎么样,自己都要想办法,把这个人录用为进士。

只是,让他无语的是,牛金星虽然是来应考的,却根本没参加前三场会试,这些日子一直躲在房里不出,不知在干什么。

锦衣卫对他的调查不详细,只是大略知道这个事。朱由检当然不知道,牛金星躲在房里不参加会试做什么。

这让他就是想要录取牛金星,现在也无能为力——

毕竟他总不能把没有参加考试的人,录取为进士吧?

所以他已经想着,要不要让人提点一下,催牛金星去参加明法科、明算科考试。

怀着这个念头,朱由检看完刘理顺的调查报告后,已经认为此人可用。

不说他对小康之世的见解,就是凭袁可立、牛金星的关系,朱由检也要用他,让他聚拢河南士人:

『李自成虽然出自陕西,但是他的兴起,却是在河南。』

『牛金星、宋献策,还有那个不知是否存在的李岩,其实都是河南人。』

『刘理顺名声颇佳,牛金星善于钻营,可以用这两个人,把河南有才能的人招揽过来——』

『避免他们作乱,扰乱中原腹地。』

从刘理顺的文章中,朱由检已经看出河南的情况很差,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中小地主和富农都难以存在。

再加上的河南的人很多,一旦遇到天灾,就会有大量流民。所以必须和陕西一样把有才能的人抽调,避免有人聚集流民作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