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十二平均律(2 / 2)

所以,朱由检在决定重制礼乐的时候,就打算以他的著作为指导,重制大明音乐:

朱由检在了解这些事情后,对朱载堉很是敬佩。他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不到这些事,不可能把皇位让给其他人。

如果再扩大一下,可以说整个娱乐产业,都在乐的范畴内。

这种与民同乐的做法,得到参加经筵的群臣赞扬。

“这种大键琴,和万历年间传来的扬琴同宗,是泰西常用的乐器。”

“它的琴弦很多,能发出很多声音。朕以为可以用十二平均律改造,让这一种乐器发出十二律声音。”

让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宗室去研究学术,总好过在地方为非作歹、甚至图谋皇位。

朱由检虽然没有打算重设这个职位,却不妨碍他使用这个称号、褒扬做出贡献的人,同时对他们授勋,给予实际奖励。

这种让爵的事情,别说在大明非常罕见,就是在历史上也不多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都能称得上贤人。

“刘先生对此是什么看法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听到皇帝要用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他没有提出反对,而是询问一个问题:

“若是十二律和五声八音有冲突,应该如何决断?”

他要做的,就是以朱载堉的理论为指引,把大明的乐器改造、把乐谱的记录方法完善,让音乐人用新的乐器,谱写出优美的音乐。

“礼部要组建乐府,收录诗歌、乐谱、舞谱等音乐。”

“以后有建树的乐团,可以邀请他们去音乐厅演奏,收取门票获得收益。”

钢琴的地位,也被他直接指定,作为未来的核心乐器——

同时,朱载堉留下的铜制律管,也要继续发展,看看能不能搭配唢呐、笛子、古琴、古筝、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发展出铜管乐队。

大明宗室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贤人,而且是已经盖棺论定、不可能对皇位产生威胁的,朱由检当然要抬高朱载堉的地位,把他树立为宗室表率——

拍了拍手,朱由检吩咐小太监把利玛窦进献的番琴抬上来,指着这架大键琴道:

毕竟编钟、律管什么的虽然好听,却不适合普及。不像钢琴既能用于独奏,也能作为交响乐团的核心。

“教坊司要建立歌舞场,让大明子民欣赏。”

朱由检对音乐其实也不是很懂,只是大略讲解一些、指明发展方向。在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个七七八八后,想道后世的音乐厅,说道:

“乐要与民同乐,朕打算在京城选一个地方,建造供乐团演奏的音乐厅。”

想到乐()和乐()是一字多音,朱由检若有所悟。觉得可以参考后世的做法,发展娱乐行业。

这样能调和社会矛盾,也能转移普通人的关注点,让他们不要老是盯着朝堂、思索朝堂大事。

如此一来,最适合传唱的戏曲,就被朱由检盯上了。他打算发展戏曲行业,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