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沉默的力量(2 / 2)

『全变了!』

『天下真的要变了!』

『陛下已得士民拥戴,国人大会、重制礼乐,已经势不可挡!』

数千举人静坐,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的力量。认识到刘宗周提出的国人大会,已经势不可挡地即将到来。

既然国人大会要设,那么重制礼乐,就更是不需要讨论的事情——

因为所谓的国人大会,就是刘宗周重制礼乐的第一策。

之前对重制礼乐、国人大会等事还有保留态度的大臣,此时纷纷认识到,如果自己不转换态度,可能在这股浪潮下,被皇帝毫不留情地赶出去。

尤其是吏部尚书房壮丽,感受尤其强烈。

他因为自己即将退下,对皇帝推动的重制礼乐不说反对,却也谈不上什么支持。

这时却明显感受到,皇帝在重制礼乐上坚定的意志,以及隐含的威胁:

『五千多名举人,如果全部入仕,能取代大明一半文官。』

『更别说这一科要录用八百进士、四百副榜——』

『这些人全部留京,能取代朝堂上大部分官员。』

大明文官的数量约有一万多,正七品及以上文官约有三千,京城文官的数量约有九百。

皇帝这一科招收八百进士、四百副榜,完全能从这些人中,找到足够的中低级官员。

甚至,还可能继续开设恩科,招收举人任官。

这意味着,如果朝堂上的官员不听话,不积极参与重制礼乐,皇帝有可能任用新科进士,替换不听话的官员。

这让想到了这一点的房壮丽,如何不感到震撼:

『难怪这一科要录用这么多,陛下这是有清洗朝堂的打算!』

『幸好我早已决定要退了,这次二月选官,也是杨景辰在办。』

对官员的数量比较敏感,房壮丽看到静坐的举人后,再想到皇帝先前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率先想到了皇帝的用意。心中不由庆幸自己去年表明了态度,在今年一定会退下去。

否则的话,他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风波,甚至可能被皇帝授意,清洗朝堂官员。

此时此刻,他看着杨景辰的目光,既有一些羡慕、又有一些怜悯,不知道这位皇帝的心腹,能不能在自己离开吏部后承担这个重任:

『明年是己巳年,按照巳亥京察的惯例,正是京察之年。』

『风波是大是小,全看陛下决断!』

京察六年一次,定在巳、亥之岁。届时京官四品以上自陈、五品以下考察,不会有一人遗漏。

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甚至阉党之争,就是借着万历年间的京察,酝酿激化起来的。

皇帝有可能利用这个契机,清洗朝堂官员。

所以,这一科皇帝录用了八百进士、四百副榜,作为低级官员。

这些人留在京城,完全能够把六品以下的官位撑起来。

皇帝只需要让支持的大臣掌控内阁六部,再从地方提拔些官员,便能保证清洗后的朝堂,仍旧顺利运转。

看清这一点的房壮丽,心中极为庆幸,庆幸自己在去年就提出今年会致仕,皇帝不会逼迫自己表态。

此时此刻,他虽然不知道皇帝清洗朝堂的几率有多大。但是在想到这个可能后,他却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惧,不希望这件事情真正到来。至少也要保证这件事情,完全和自己无关。

所以他的心中,已经打算告病,在今后的几个月,完全把吏部的权力交出去。

现在,他需要主持好这次廷议,把皇帝决定的事情,在大臣廷议上通过。

进入中军都督府,房壮丽作为这次廷议的主持者,看着一众表情沉默、各有所思的大臣,说道:

“今日的议题,众位已经从揭贴上看到了。”

“外面的事情,你们也看得明白。”

“房某希望今天,能有一个好结果。”

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态度,房壮丽让所有参加廷议的大臣各抒己见、议而后决。

但是在现在这个形势下,哪还有大臣愿意说话。

最终,他们跳过了商议这一步,沉默地投出了自己的选票。

增设县官这件事,毫无疑问地获得通过,而且还是全票。

在廷议这种记名投票上,没有人敢冒着得罪数千举人的风险,顽固地表示反对。

房壮丽汇总结果,让参加人员签名,然后带着结果,出了中军都督府,前去上奏皇帝。

外面静坐的举人,看到这一幕后,都知道结果已经出来。他们虽然心中忐忑,却默契地没有喧哗。就这样看着房壮丽,默默地走进了承天门。

乾清宫中,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的朱由检,此时长出口气。知道自己操纵的事情,终于顺利渡过了。

借着这次举人静坐展示的力量,设立国会和重制礼乐等事,毫无疑问地成为大明国策——

整个大明上下,只能有支持它的声音!

此前他制定的种种政策,也能在重制礼乐的名义下,无可置疑地成为定论。

在重制礼乐的名义下,整个大明的制度,会按照朱由检的意志,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是他此前梦寐以求的,此时实现之后,朱由检心中既是激动,又有一些紧张——

因为就连他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把大明,到底带向何方。

但是,他可以确信的是,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做得比历史上更好,不会让建虏进入中原,带来深重灾难。

甚至,他不允许建虏进入长城一步,明年的己巳之变,都不会让它出现。

如果在他的种种努力下,仍旧出现建虏攻破长城、在京城附近劫掠的情况,已经得到天下举人拥戴的朱由检,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清洗,撤换朝堂上大部分官员——

可以说,房壮丽的想法,并非毫无依据。因为朱由检录用这么多官员,的确在为清洗朝堂做准备。

现在的这批官员,不过是暂时留用罢了。如果他们不能让朱由检感到满意,那么这些人在未来,都会得到替换。

无论被替换的官员会有多少、会不会演变成对朝堂的清洗,朱由检在此之前,都要储备足够的官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