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票拟(2 / 2)

“你派人去问问徐光启,让他说说想法。”

“还有,让他把修的书献上来,朕要好好看看。”

徐应元闻言应下,知道徐光启已简在帝心。想着要如何交好对方,看看能不能引为奥援。一位有资格入阁的大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是弥足珍贵的。

继续观看奏疏,朱由检又看到督饷、旌表烈妇等事,照例发给内阁,让内阁票拟。

不过,对于票拟,朱由检也提出自己意见:

“内阁票拟应该至少有两条,其中一条由首辅拟定或同意。”

“朕要聆听多方意见,不能偏听偏信。”

为自己加强决策权找了个理由,朱由检让徐应元写下谕令,自己御笔签押。防止他传口谕添油加醋,滥用自己名号。

然后,朱由检又觉得不能对百官太过苛刻,要让他们受到自己的恩德,为自己说好话,又吩咐道:

“百官辅佐朕登极有功,也应按例嘉奖。”

“让内阁尽快拟旨,嘉奖有关功臣。”

处理完这些,朱由检感觉身体实在疲惫,匆匆安排了其余事情后,很快沉沉睡去。

只是,他能睡下,其他人可睡不下。阉党众人在知道刘诏领兵退去后,一些人已经隐隐察觉,魏忠贤大势已去。

这种政变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绝无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秋后算账,就是谋逆未遂,免不了大狱里走一遭,落个身死名裂。

一些机警的人,已经开始考虑退路。向徐应元、王国泰等信王潜邸旧人打探新皇帝喜好,甚至询问侯保山。

内阁四位大学士,此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四人相视苦笑,都觉得暗藏危机。

虽然他们没参与谋逆,但是作为大学士,朝中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们一定脱不了干系。尤其是四人和阉党关系匪浅,来日阉党倒台,少不了被赶下去。

不过要说他们有多怕,却也不见得。毕竟他们确实没参与谋逆,而且在辅佐新皇登极上还有功劳。新皇帝即使再生气,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最多开革回乡,仍有“故相”待遇。

待到奏疏送来,徐应元传来谕令。四人心中大安,觉得更是放心:

皇帝让他们拟旨嘉奖功臣,可见是把登极功劳记在心上的。

来日纵然被牵连,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说不定只是小惩大诫,继续担任大学士。

怀着这个想法,四位大学士也积极起来,觉得要用心办事,让皇帝觉得自己可用。

如此一来,他们对朱由检改动票拟方式,便不敢轻易反对。尤其是对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来说,以前主票拟权就在首辅手里,如今除了首辅的票拟外,他们同样能独立票拟。这种加强他们权力的举动,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而对黄立极来说,朱由检这种改动虽然让其他阁臣获得了独立票拟权力,却又明确规定了首辅对每一封奏疏都必须做出票拟,可以说是在事实上承认了首辅权力。这对首辅来说,又增强了权威。

所以在思虑得失之后,黄立极最终决定默认。毕竟他没有想过专断票拟,也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甚至还安慰自己:

相比魏忠贤随便派几个小太监让阁臣改票拟,新皇帝的做法柔和多了。几条票拟同时呈上去,最终的旨意结合各方意见有改动,谁也说不出话来。对于阁臣来说,还避免了被小太监羞辱。

就这样,朱由检对内阁的第一次试探,波澜不惊过去。

《明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