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虚虚实实(2 / 2)

“反正没有衙署,全凭陛下心意。”

“陛下要用它的时候,它就是实的;陛下不用它的时候,它就是虚的。”

“就像内阁大学士,属官只有诰敕房和制敕房的中书舍人,但谁敢说它是虚的!”

这下很多人明白了,旁边一位官员说道:

“四辅官是内阁大学士的前身,如今陛下重设四辅大臣,和设置内阁是一样的道理。”

“说是虚衔,却能借陛下信重拥有实权。陛下是想用四辅大臣,分散内阁职权。”

一位翰林院官员不解,说道:

“用意这么明显,内阁的四位大学士,就看着陛下胡闹?”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是把内阁的职权分出去了?”

那位摇头晃脑的官员道:

“你怎么知道四位内阁大学士不知道呢?”

“他们现在成了辅弼大臣,不用加尚书衔,就能名正言顺地排在六部尚书这议政大臣前面。”

“看似分散了一些职权,其实他们的权威却更重了啊!”

众人闻言一想,觉得确实如此。内阁大学士的班次排在六部尚书前面,最初靠的是加尚书衔。后来以侍郎入阁的大学士班次也排在六部尚书前面,却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内阁大学士加正一品辅政大臣、从一品弼政大臣衔,能够名正言顺地排在加正二品议政大臣的六部尚书前面。这对他们来说,可谓一大利好。

总体来看,内阁和六部之间有得有失,说不上谁亏谁赚。所以有些人就疑惑了:

“陛下为何要这样改,像原来那样不好吗?”

那位摇头晃脑的官员道:

“不好!当然不好!”

“原来的规矩是约定俗成的,现在的规矩是陛下制定的。”

“你们说哪个规矩,对于陛下更好?”

“更何况黄首辅已经是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陛下不改个规矩给他加辅政大臣,难道要生加三公酬谢登极功劳?”

“就算陛下敢加,黄首辅敢接受吗?”

大明生加三公的文臣只有张居正,连辅助嘉靖皇帝登极的杨廷和都推辞了。黄立极何德何能,敢接受生加三公?众人想到这一点,对皇帝设置四辅大臣的缘由更理解了一些。实在是魏忠贤滥发官位,让皇帝封无可封啊!

不过,虽然黄立极没能生加三公,他这个辅政大臣的名头,仍旧让众人心生艳羡。都觉得他祖坟冒青烟,才能以碌碌无为的事迹,成为大明第一位正式首辅。凭借这个名头,黄立极在历任首辅中就能凸显出来,必然青史留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