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锦衣卫监(2 / 2)

『内廷多了这个开支,以后要想办法!』

朱由检承担这个消耗压力自然很大,但是为了换取锦衣卫掌控权,切断外廷插手锦衣卫的触角,只能咬牙承受。

所以他调整锦衣卫的第一件事,也是把他们的官阶全部削去,除了天启以前的世职没有动外,其他人的世职也要重新任命。像嘉靖皇帝一样,先革除冒滥军校。

这样就能够严格限制官员品级,节省钱粮消耗。

同时对锦衣卫内部的蛀虫,朱由检也打算清理一遍,罚没一些钱粮。把他们掌控的土地收回来,和收缴的阉党官员土地一起,拨给那些冒滥军校屯田。让锦衣卫自己解决粮食消耗,自己只负责发钱。

这些打算,不用向臣子详说。朱由检接下来道:

“锦衣卫十七千户所的管理,以后由南司房负责。”

“每个千户所设正五品千户一人,从五品副千户两人,正六品百户十人,从六品所镇抚两人。”

“这十五名官员都从金吾卫世官中选取,南司房每五年考察一次,合格的提拔,不合格退回金吾卫。”

锦衣卫众官心中一紧,知道这样一来,锦衣卫相当于完全没有世官。只是官员选拔的范围,限定为有世职的官员。

估计其他的官员,也是这样选拔。

果然,接下来朱由检又说道:

“新设官职的人选,尽量从世官中选取。”

“金吾卫没有人胜任的,再从京卫、北直隶卫所、九边卫所等地方卫所世官选拔,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在锦衣卫任职的,可以参与锦衣卫事务。不在锦衣卫世职的,不允许他们打探。”

“各司房、各司、各厅都设立办公室独立运转,不允许其他部门随意打探。”

“保密四厅做好锦衣卫内部保密,确保除了锦衣卫指挥之外,其他人无法跨部门打探。”

强调了锦衣卫的纪律,朱由检估算了一下官员数量,说道:

“北司房的官员,控制在一千人以下。”

“南司房的官员,包括十七千户所在内,控制在四百人以下。”

“东司房、西司房的官员,各控制两百人左右。”

“锦衣卫全体官员,不得超过两千人。”

定下官员总数,朱由检又向众人道:

“所有世官的品级作为加衔使用,担任的实际职务降三品。”

“然后在这个初始品级的基础上,根据曾经的功绩,授予更高官职。”

“所有官员宁缺毋滥,除了司和厅至少有一位副职外,其余副职可以暂不任命。”

“接下来,郑士毅、戚昌国、李顺祖、刘侨四位锦衣卫指挥,和秉笔太监王文政一起,对锦衣卫进行审查,确定机构编制,重新任命官职。”

“五人无法确定的地方,上交御前决断。”

郑士毅、戚昌国、李顺祖领命应诺,郑士毅又询问道:

“陛下,如今东司房、北司房、南司房都有提督。”

“西司房提督要不要定下来,方便进行审查。”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

“西司房的事情朕另有决断,暂时维持原样,由李顺祖兼管。”

“先在东司房审查出一个大队,帮助朝廷官员抓捕阉党。再把刑狱司和监察司定下来,羁押官员和审查锦衣卫内部人员。然后是南司房、北司房、东司房,最后才是西司房。”

定下调整顺序,朱由检让他们立下考成法,限期完成整编,恢复锦衣卫运转。

他需要一支高效的锦衣卫,搜集大明情报,了解大明现状。

《崇祯长编》:仓场总督苏茂相上言:

臣据主事赵建极查下粮厅册,万历四十八年,锦衣卫官旗等项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员名。

自逆珰乱政以来,三四年间增至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员名,此前增一万八千六百余员名,岁多支米二十二万有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