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魏忠贤挂枝(2 / 2)

离开京城之后,到处都是敌人,连手下的一千武士也都人心不稳,他还有什么反抗能力?

更何况,王朝用这个态度,说明他和他的结义兄弟王体乾,已经投靠了皇帝。自己即使想联络阉党作乱,恐怕也无人听从——

那些宫中太监、朝堂大臣,恐怕比皇帝还恨不得让他死,怎么可能再听他的?

此时此刻,他心中不免后悔,早知道就不做那些事情,说不定还能善终。

但是到了现在,他再后悔也已晚了,皇帝发现了他谋逆的事情,定然不会留着他。其他人为了和谋逆案件撇开关系,同样也希望他早点死。

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按皇帝谕旨自裁,否则被押回京问罪,还有更残忍的刑罚。

想到那些被自己用酷刑害死的人,魏忠贤不愿落到那个下场,当即解下腰带,就要挂枝自缢。

王朝用没想到他如此干脆,连劝说条件都没来得及道出来,急忙拉住他道:

“厂公不要着急,陛下命你将罪行写出来,方便给谋逆案件定罪。”

“还看在你曾经服侍先帝的份上,给伱一个先帝陵卫百户名额,让你的家人世袭。”

“若是那一千武士和四十大车财产能顺利押回京城,就再给你一个海外世袭千户和世袭百户名额,在海外新建卫所。”

“厂公把后事安排好,再自己了断不迟。”

魏忠贤听到皇帝给了这么丰厚的条件,心中燃起了求生之心,颤巍巍地说道:

“我呢?”

“陛下能留我一命吗?”

王朝用闻言不答,魏忠贤刚刚燃起的希望再次落了下来。

不过他还是没有完全放弃希望,紧紧盯着王朝用。期冀皇帝有留他性命的条件,能让自己活下去。

王朝用被魏忠贤看得不自在,过了好一会儿,才在魏忠贤期待的目光下,说道:

“陛下宽宏大量,厂公若是没有谋逆,或能保全性命。”

“但是如今谋逆的事已发,陛下能留下你,其他人也留不下你啊!”

“厂公还是按陛下的吩咐,交代谋逆罪行吧!”

说得魏忠贤心中更悔,觉得自己谋逆未遂真是十足的蠢事。哭了好一会儿,又想起最宠爱的侄子魏良卿,说道:

“良卿怎么样了?”

“我想让他世袭陵卫百户。”

王朝用摇了摇头,说道:

“宁国公认识的人太多,他的性命留不下。”

“更何况谋逆的事情要有一个交代,你若谋逆成功,谁最有可能当皇帝?”

“所以宁国公的性命,厂公就不要想了。”

“其他出名的魏家人,陛下也特意吩咐你改名字,否则不好留下。”

听到侄子魏良卿要和自己一起同赴黄泉,魏忠贤心中更悔,觉得自己就不应该给他谋取宁国公的爵位,把他牵连进这件事。

如今皇帝明确要处死魏良卿,又让他给其他魏家人改名字,魏忠贤知道除了魏良卿之外,魏家其他人的性命多半能够留下来——

皇帝不会觉得那些老幼还有什么威胁,否则也不会特意嘱咐他改名字,多此一举做这件事。

再听王朝用提到徐应元、王国泰、涂文辅也有弟侄被封海外世袭千户百户,魏忠贤更是放下了心。知道皇帝的这个承诺,大概率可以兑现。否则他身边的太监,都会人心不稳。

魏忠贤不通文理,罪状他自己不会写。所以他唤来随行心腹李朝钦,让这个一直带着的心腹,按王朝用的吩咐,交待谋逆罪行。

自己给魏良栋、魏鹏翼等人改了名字,留下遗言之后,当即挂枝自缢。

李朝钦写完之后,觉得自己参与谋逆案件太深,定然无法幸免。和魏忠贤一样,挂枝自缢身亡。

王朝用见事情尘埃落定,心中既对魏忠贤的下场感到悲戚,又有些庆幸事情如此顺利。他知道这趟差事办好后,自己已经从逆案中摘出来,性命能够保全,可能还有富贵。

让随行的锦衣卫千户吴国安查验尸首,向京城通报这个消息。王朝用唤来魏忠贤家丁六十儿等人,以掌家身份接管一千武士,带他们回京复命。

《明季北略》魏忠贤自缢:

兵部闻旨,即差千户吴国安,前去扭解魏忠贤,至新店,距阜城县二十里,密得李永贞飞报,知不免,晚至县,宿尤克简家。时有京师白书生,作挂枝儿在外厢唱彻五更,形其昔时豪势,今日凄凉,言言讥刺,忠贤闻之,益凄闷,遂与李朝钦缢死。

《红楼梦》对魏忠贤有些影射,有兴趣的可以听听《好了歌·解》(李罡国风2020)。《挂枝儿》的曲意,大概与之相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