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传奉官(2 / 2)

“那伱还为何说要豁免漕白二粮、车户水脚等役?”

“身为仓场侍郎,不想办法增加太仓收入,为何却想着漕运的事?”

“莫非你还以为自己在当漕运总督,心思不在仓场?”

苏茂相很是无奈,不知自己触了什么霉头。他本以为皇帝豁免陕西钱粮是行仁政,漕白二粮又是众所周知的大害,自己只要一请求皇帝就会顺势免了,把他的仁德彰显出来。

没想到皇帝不但没有免,反而喝问自己,怪自己这个仓场侍郎越权。

这让他不得不辩解道:

“太仓虽然空虚,却也不能和百姓争利。”

“臣以为当革除冒滥,节省朝廷开支。”

“魏逆乱政以来,锦衣卫相比之前增加一万八千六百余员名,岁多支米二十二万有奇。”

“文思院匠官册载仅有七百五十二名,今增至三千二百八十八名,岁多支米三万余石。”

“还有鸿胪寺带俸序班,自天启四年十二月册载一百七十三员,至魏忠贤辞政,遂增至五百二十七员,每岁费米四千有奇,册开魏、田、客、崔、李诸姓甚众,其为奸党冒滥无疑,请赐查汰。”

这是苏茂相又查出来的新情况,朱由检听到是魏忠贤、田吉、客氏、崔呈秀、李永贞等人的亲属,知道这些人应该裁撤。

虽然这个建议只能节省四千多石,在朱由检看来完全是杯水车薪。但是这却代表着,苏茂相不完全是废物,提出了一个可行建议。

这让朱由检的态度好了一点,看着这位主动做事的老臣,说道:

“逆党的亲属,该裁撤的就裁撤。”

“锦衣卫已经划入内廷,开支由内廷承担,朕自有主意,不需要户部去管。”

“文思院的匠官,如果户部承担不起,那就划入内廷。”

“以后他们的开支,完全由内廷承担。”

这对节省太仓支出是好事,苏茂相没有多想,正要答应下来。却听袁可立突然道:

“不可!”

“陛下之前已经说过,不再把外廷机构划归内廷。”

“文思院是工部衙门,不能被内廷划过去。”

出言阻止这件事,没让朱由检得逞。

群臣听到袁可立阻止,想到文思院匠官有转为文职的前例,心中惊出了一身冷汗。纷纷出言劝谏,不让朱由检把文思院划过去。

一个锦衣卫划归内廷,就让很多文官提心吊胆。钦天监守制三月的前例,也被皇帝玩出了花。

文思院这个传奉官聚集的衙门划过去,那还怎么得了!

不能让皇帝掌控文思院,大规模任用传奉官。

《明史》:

(成化)初,帝践位甫逾月,即命中官传旨,用工人为文思院副使。自后相继不绝,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时谓之传奉官。

(徐恪)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

给事御史李学曾、吉棠等言:“(张璁)璁、(桂萼)萼曲学阿世,圣世所必诛。以传奉为学士,累圣德不少。”

杨涟参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祖制,以拟旨专责阁臣。自忠贤擅权,多出传奉,或径自内批,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大罪一。

《明熹宗实录》泰昌元年十二月:

湖广道御史贾继春、河南道御史安伸、山东道御史田珍言:

孙如游突从内传,大骇听闻,辅弼非传奉之官,台鼎非夤缘之地,乞收回成命,以塞幸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