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九寺和大小九卿(2 / 2)

“既是仿照汉朝九卿,那么本朝的九卿,会不会变一变呢?”

“以后这九寺正卿,会不会称为九卿?”

这个问题就有些大了,因为九卿这个称呼,在大明是有实权的。

以前是有廷推等权力,当今皇帝即位后,通过常参会议抬高九卿地位。九卿的权力得到加强,几乎能和大学士相抗衡。

如果九寺正卿被称为九卿,难道他们也能参加常参会议?

一些人觉得不可能,说道:

“六部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是九卿,这是本朝惯例。”

“以前有小九卿的说法,是太常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卿、苑马寺卿,还有詹事府詹事、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尚宝司卿。”

“如今苑马寺被并入太仆寺,詹事府被划入内廷,这两个小九卿自然是没有了。”

“我觉得大理寺之外的八寺正卿,再加上翰林院学士,可以称为新的小九卿。”

这个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苑马寺卿、尚宝司卿什么的,以前就有人觉得他们配不上小九卿。所以小九卿的称呼,流传得并不广泛,远远不如大九卿受认可。

如今八寺正卿都有一些实权,翰林院掌院学士又很尊贵、通常由礼部右侍郎兼任。这九个官职并称小九卿,官员们自然很认同。

所以,小九卿的说法很快流传开,成为很多官员的目标——

当不上大九卿,还能当不上小九卿?

至少也要在致仕的时候,加个小九卿致仕吧?

相比对尚书、侍郎数量的严格控制,朱由检对寺卿、少卿的数量控制得不是那么严。

进士出身的官员,只要曾立下一次年功,最低也能以正四品少卿致仕。

只要再努努力,就能在致仕时被赠个从三品甚至正三品的寺卿。

这让很多官员都能看到希望,同样也动力十足。

从锦衣卫那里知道这个情况,朱由检哭笑不得。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因为对进士的优待、还有小九卿的说法,导致九寺重设得到很多官员认同。

太府寺、少府寺、卫尉寺、宗正寺这四个新设的寺,因此站稳脚跟。

对此有些欣喜,朱由检决定加一把火,在十二月七日的时候,召开常参扩大会议。要求在京四辅大臣和大小九卿,一起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并没有决定什么大事。但是却代表着,小九卿的称呼,得到皇帝承认。

那些提出小九卿说法的官员,对此自然是洋洋自得,更加支持九寺设立。

大理寺、太府寺、太常寺、太仆寺、卫尉寺、少府寺、宗正寺、光禄寺、鸿胪寺这九寺,有大理寺卿作为大九卿,还有八位小九卿,自然被官员们重视,视为迁转正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