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厘正祀典和神仙体系(2 / 2)

“太祖昔年罢免武成王庙祭祀,是因为太公望是臣子,不应称王接受祭祀。”

“同样因为这个道理,世宗嘉靖皇帝在厘正祀典时,改大成至圣文宣王为至圣先师孔子。”

“因此,朕以为可改武成王号,重新建庙祭祀。”

“曹卿以为太公望的武成王号,应该改成什么称呼?”

这些话把曹思诚吓了一跳,因为他听得出来,皇帝是想要重建武庙。

作为一个文官,他是不想看到皇帝提高武将地位的。所以他当即试着回应道:

“太公望已从祀帝王庙,无需单独祭祀。”

“若要单独建庙,可以仿汉寿亭侯关公庙,建齐侯太公望庙。”

这当然不能让朱由检满意,因为他要重建的是整个武庙体系,而不是专门为太公望建个庙。

在曹思诚不愿正面回答的情况下,他只能自己定道: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太公望也当称圣,可以称为武圣。”

“太公望著《太公兵法》,又称《六韬》,是最早的兵法典籍,因此可称兵师。”

“合起来就是武圣兵师,建武圣兵师太公望庙,简称武庙。”

“从祀十哲诸将,仿唐宋武庙议定。”

曹思诚听到这些,心中暗暗叫苦。因为他已经认识到,皇帝是铁了心要重建武庙体系,并且把这件事交给他。

不愿意干的话,说不定就会被皇帝厌弃,不知道什么时候滚蛋。

按皇帝意愿做事的话,又会被文人非议,认为他在媚上,没有文人风骨。

刚刚还想着把自己进谏的事情传出去抬高地位的曹思诚,对这件事极不情愿。不过想想自己的阉党名声,还有那些被罚没财产甚至抄家的阉党官员,他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命令,不敢出言反对。

朱由检对默认的事情见得多了,见他这个样子,催着道:

“武庙的事情,曹卿要尽快写个章程递上来。”

“昔年世宗嘉靖皇帝厘正祀典,朕也要重新厘正,确定神仙体系。”

“把这件事告诉京城和各地的僧道,让他们选派代表,参与这件事情。”

“朕在祭祀的时候,会把这件事情祷告天地祖先。”

这是要用天子的权威,梳理儒道佛三教的神仙体系,让三教形成合力,抵御其它宗教入侵。

曹思诚听得心中更苦,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当今皇帝做的事情相比嘉靖皇帝还要大。他这个太常寺的官员,未来会有数不清的麻烦事。

同时,他也明白了皇帝之前为何要调整九寺。这样麻烦的事情,确实需要专门衙门操办——

太常寺这些衙门,就是要处理这些杂事,帮六部分担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