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7章 为国为民的岳飞!(2 / 2)

这下,看得赵匡胤越发生气。

赵构的面上瞬间狂喜。

“赵构下达撤军令,既害怕岳飞打赢,也害怕岳飞会输。”

一零七.一七二.一零一.一一九

要是真的按照赵构的步子来。

甚至是连身为皇帝的胆量和气量都还没有。

“什么!”赵构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岳飞也好,或者是更多主战派的将士,目标是剑指旧都东京,北渡黄河,收复故土!

于是金太宗选择了宋徽宗的宰相张邦昌,立张邦昌为“新楚”皇帝。

金人在1127年攻破东京,掳掠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覆灭。

甚至是还许诺:建不世之勋,垂名竹帛,得志之秋,宜决策于此。

见着他又识相的跪下来对赵匡胤行了个礼,萧然就知道他想明白了,满意的点点头。

太监跌跌撞撞的跪在了赵构的面前,奸细的声音也带上了些惶恐。

b……

要么左看右看,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当时赵构说的话多么的动听舒服,道:刘锜首次与虏人接触,稍有挫衄,即对国体士气影响不小,岳爱卿务必体谅国事艰难,悉力措置,万勿稽留。

半月有余,岳飞联合另几位一心为国的将领,将金人全国解决。

然而金人自觉尚无力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当时的目的是攫取中原的财富,所以要立一个傀儡政权,帮其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岁贡。

赵构抬头一看,正见着面前出现了三道人影,其中两人,他完全不认识,另一人,则是自己那好哥哥,赵桓,宋钦宗。

“有些话,不便于在岳飞等一些臣子的面前说,这次是前来单独跟你说。”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连下了九道《御札》,催促战斗力最强悍的岳家军赶赴顺昌应援。

“官家,金人发来了议和书……”

“接下来继续打,收复故土只是第一目标,更重要的,还在后头。”

一番较量下来,把兀术打得七荤八素,打出了南宋军队的威风。

赵匡胤见着萧然要说话,倒是先十分熟悉的将赵构方才喝茶的杯子丢到了一边去,又拿起一个新的茶盏,给萧然倒了一杯茶。

萧然在一边摸摸扶额,这位发脾气起来,还真是……

“你说什么?”

尤其是看着赵桓,更不知道如何开口。

但是,之前岳飞将金人打成那样,杀了他们不少人,赵构心中盘算着,岳飞就算是和金人勾结,日子也不好过,必会受到忌惮和暗中的打压报复

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犹豫着撑着身子站起来:“伱是何人,竟敢如此戏弄我。”

顺昌之战是宋军首次在平原地区大破金军,刘锜兵不盈两万,出战仅五千人。

临安。

金人就不能将这个事儿怪在他身上。

“秦桧恐吓赵构说,金人一旦被逼急了,到时我们会吃不了兜着。”

到了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签订了《绍兴和议》,宋对金称臣,向金献纳贡银、绸绢。

要是叫赵匡胤和萧然知道了他心中这么多的盘算和弯弯绕绕,怕是会联手打一顿。

简直聪明绝顶了!

后面的发展简直可以将人气得生生吐血。

想来想去,他至今都觉得自己急中生智想出来的主意很棒。

他还当着岳飞,赵匡胤和那些原本还忌惮着赵构和秦桧,从而有些犹豫的将领的面,将这事儿巴巴一顿讲。

若是岳飞因此放弃了攻打金兵那也是件好事儿,省的得罪了金人。

赵匡胤现在对萧然的态度,那是绝对的没话说。

“好好好,如此再好不过了!”

此人善于见风使舵,擅长政治投机,随即以孟太后名义,下诏书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为帝。

“这次我过来,本来是要完成岳飞的任务,不过看在你们是赵匡胤的子孙的份上,还是决定管一管你们。”

赵构还没有仔细听听到底发生了何事,就将所有事都一股脑的怪在了岳飞和那些将士的身上。

“可是官家,如今是岳元帅等人,已经打得金人毫无反抗之力,说愿意归还我大宋圣人和故土,只求能免战。”

“到时会输得鸡飞蛋打,南宋兵尽财穷,赵构怕偷安而不得,落下二圣一样的下场。”

这里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你自个儿公司的领导对上级是个啥样。

靖康耻,犹未雪。

想着这些,萧然身为一个千年后的人都觉得来气。

赵匡胤被了一下,感觉默默地无话可说。

“介绍一下,这位是宋太祖赵匡胤,赵构你祭祖的时候应该看过无数次了,皇室之中也有历代皇帝的画像,可以比对一下。”

至于赵构,算盘打得噼啪响,心中寻思着,他既然已经宣布岳飞是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了,他岳飞就算是攻打金人,那也只是他的想法,不是自己这个皇帝的意思。

南宋臣子抗金的主动性根本就不需要他来操心,甚至是,完全可以说没有这些当权者拖后腿,抗金这个事儿早就做成了。

是典型的现代分公司总裁对集团董事长该有的态度。

赵构一下子愣住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呵,连祖宗都认不出?”

宋金开战,也让赵构从美梦中惊醒,两股震憟,心乱如麻。

萧然歇了会儿,之前那些天跟着岳飞他们行军,即便是一路上颇受关照,也累得不轻。

皇帝殿内倒是布置的舒服极了,萧然在软椅上坐下,就起不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