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第173章 胆大包天的宦官!(1 / 2)

李昂的怒骂中带着几分惊慌。

“这王守澄如此大胆,是有何底气?”李世民皱眉十分奇怪。

萧然慢悠悠的说:“王守澄底气很足。”

“王守澄最早的相关记载,是唐宪宗元和末年,担任武宁军的监军。经由引荐,他认识了郑注,在监军任期结束后,王守澄带着郑注返回京城。”

“一开始,王守澄侍奉的是太子李恒。当时,宪宗身患重疾,原本即将好转,没想到宦官陈弘庆突然发难,在大明宫中杀了宪宗,有传言王守澄也参与此事。他们对外宣称皇帝无法承受药力而暴毙。而宪宗长子惠昭太子逝世,而三子李恒是太子,但太子之上还有兄长澧王李恽,为绝后患,王守澄便与神策中尉梁守谦等合谋,派兵诛杀了澧王与拥护澧王的宦官。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闰二月,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持下太子即位,是为穆宗。”

“王守澄因功被封,担任皇帝与朝臣之间的沟通桥梁,拥有很大的权力,顺便也将郑注介绍给穆宗,并得到青睐。朝中大臣李逢吉以重金贿赂王守澄,达成合作,朝廷无任何势力能与之抗衡。随后,穆宗仅在位四年便病逝,长子敬宗即位。”

“结果唐敬宗没能掌政多久,就被和王守澄对立的宦官杀害。”

听到这,李世民忍不住开口,“不过是一群太监,到底哪里来的能力谋害皇帝?”

萧然无奈,“这件事说起来可就久远了。”

“你接着说。”李世民压下怒火,没再继续追问下去。

“唐敬宗平时喜欢畋猎和打毬,最喜欢夜间捕捉狐狸,称之为打夜狐。某日夜猎回宫,与宦官等人饮酒作乐,刘克明等人趁他饮酒过量入内室更衣时将之暗杀,刘克明欲取代王守澄等人的地位,但王守澄和梁守谦等人却先发制人,将包含绛王及刘克明在内的一干人全数诛杀殆尽。”

“在唐文宗李昂登位后,梁守谦请求致仕,仅剩下王守澄。历经四朝皇帝,大权在握,这就是王守澄的底气。”

李昂脸色难看,沉声道:”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日益跋扈,我若是继续置之不理,恐怕下一个死去的皇帝就是我。”

“那确实有可能,不过你和宋申锡合谋没成,后面却还是弄死了王守澄。”萧然勉强安慰道。

“宋申锡想要诛杀宦官的事之所以会泄漏出去,还是因为王璠临阵倒戈。得到消息的郑注选择先下手为强,先命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持状向你诬告,声称宋申锡欲要和漳王李凑谋反。而你对漳王心存芥蒂,立刻命王守澄将宋申锡及其亲信囚禁于神策军的牢狱之中。”

李世民惊了,“你亲自提拔的大臣,自己都不信任?”

这件事,萧然也是无语。

宋申锡辛辛苦苦帮忙谋画诛杀宦官,唐文宗却半点信任都不给,转头就给人抓起来了。

面对两人目光,李昂尴尬不已,他半天不知道怎么辩解。

萧然继续往下说:“你不仅抓了宋申锡,还一心想处死他。哪怕朝中大臣皆认为不可,建议应该交付司法审议,查清真相再决定。郑注担心诬谄之计被查出来,王守澄便说服你以贬谪取代死刑,最终漳王与宋申锡分别被贬,其他牵连的人依旧处死。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李凑与宋申锡也先后忧愤而死。”

“你……”李世民一时间都被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