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魏忠贤还是有点用的!(2 / 2)

“说起来崇祯做的这个事儿,我是真的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大明灭了之后,清朝统治者入关,为笼络人心,就立刻下诏蠲免三饷,虽然他们的执行也不是很到位,但是起码明眼人一看,就意识到了这事儿不能干。”

“反正,之前魏忠贤得罪这些东林党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后果。”

“有些事儿做的时候,当事人就已经知道了,这个骂名是要背负千百年的,只不过,有些事儿总该有人去做。”

“而且魏忠贤本人其实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干净,他迫書东林党的杨涟、魏大中、左光斗、顾大章等人,害得这几人相继死于狱中是确实有的事情。”

“再加上魏忠贤在用刑狱对付反对派官僚的同时,还命其党羽编纂《三朝要典》,重新记述和评价三案,为打击异己制造舆论。他自己都先选了用舆论攻击别人,这一旦失势,自然遭到了东林党人的报复。”

“毕竟,你做了初一,别人自然也是要做十五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他被黑得很惨,也是各方面的原因加起来的吧。”说着这句话的时候,萧然的眼睛自然而然的朝着朱由校的方向看过去。

“这原因就和你弟弟朱由检有关系了。”

朱由校在一边本来好生生的,现在突然被,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满脸呆愣:“这和我的皇弟有什么关系?”

“因为魏忠贤的势力强大,让崇祯也就是朱由检,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萧然眨巴了一下眼睛:“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你都已经不当皇帝了,那么你的宠臣,在有些人的眼中就必须死了。”

萧然的这句话很直白,甚至是叫朱由校听着有些心肌梗塞。

虽然心中承认萧然说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反正后来崇祯帝一上台,就对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展开了大刀阔斧大清洗。先是奉圣夫人客氏被打倒,接着言官们猜透了也就新皇帝的心思,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如潮水般出现。”

“所以,历史上的魏忠贤自然被批得体无完肤,别人都是有功有过,而他就是一个只有过错没有功劳的大奸臣了。”

“再说了,魏忠贤本人也不干净,天启年间,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现在看来都是件荒唐之事,招来骂名是情理之中。”

“后来凭借皇帝对自己的宠信,以及自己的心狠手辣和专横跋扈,最终成了朝廷的‘九千九百岁’,甚至让很多人都‘只知九千岁,而不知有万岁’。”

说到这里,萧然的颇为有些感慨的摇摇头:“所以说,这就是做人的艺术,也难怪《中庸》这本书都是你们这个朝代的人需要学的东西,不懂的制衡和收敛,只会将自己推进另一个极端。”

“魏忠贤滔天的权势让崇祯皇帝心中忌惮不满,也是正常的。而且这家伙也不是完全不贪,只不过是有原则的贪财,但是即便如此,魏忠贤死后,抄家发现了两千万两银子,差不多是明朝政府一年的收入。”

“现在的话,有大姨夫你压着的话,魏忠贤还是能用的。”

萧然这话,算是做了个总结。

不过,他心中也是真的觉得有些悬,毕竟朱元璋这个人,对贪污的官员是万分的厌恶,而魏忠贤,贪得实在是不少。

想想朱元璋在位的时期,官员贪污五十两就要剥皮了,而魏忠贤两千多万的家产,和区区五十比起来,实在是天差地别。

“大姨夫,要不你想一下之后再做决定吧。”

萧然打了个哈欠,对于朱由检,他是真的没有半点信任了。

毕竟大明也就是在崇祯的时候亡的。

这固然也有崇祯自己倒霉的缘故,但是也和他自己分不开关系的。

此时,在场的几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朱由校、朱元璋和萧然三人面面相觑。

“等等,太祖,我觉得现在先需要想的问题是,这场爆炸带来的影响应该怎么办。”

突然,朱由校想到了现在最为严重的事儿。

还不等三人商量,外面的太监也禀报道:“陛下,大臣们求见。”

方才萧然说那些话的时间,外面的爆炸带来的影响也渐渐的平息,这京城之中还活着的文武大臣,心中第一件事儿,就是找皇帝。

首先第一件事儿,就是先看看皇帝是不是还活着,要是皇帝安然无恙,那就商议之后怎么处理这次的爆炸。

朱由校下意识的看向朱元璋和萧然,满眼都是求救两个字。

“我只有一个办法安抚民心。”朱由校有些犹犹豫豫的开口说道。

萧然扶额:“下罪己诏,是吧?”

朱由校正想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时候,接着又想到了萧然之前说的那些话,顿时也就沉默了。

“这个法子不太行,不是什么好办法。”萧然想了一下,“之后还会有不少的天灾。”

“这次下了罪己诏,就相当于承认了爆炸是皇帝的问题,那之后的蝗灾,旱灾,也就会顺势被百姓当做是皇帝的问题。”

“大姨夫,你觉得呢?”萧然看向朱元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