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1章 李清:人在五丈原,有人匡扶汉(2 / 2)

“咱吃点别的,今天吃烧烤。”李清笑呵呵地说道。

烤串都是现成的,汉军营地上不止有方便面,还有一个一个的烧烤炉子。火头军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身边是催促抱怨的汉军士兵。有的校尉等得急了,也顾不得许多,一边用大脚丫子踹火头军,自己还挤上去把肉在炭火上燎两下就急不可待地往嘴里塞。

“肉管够,快来吧。”李清笑着招呼着众人,但美食显然没有诸葛亮有吸引力,所有人都像爱豆见面会一样,往诸葛亮的方向跑去。

“诸葛公,诸葛公!”最急迫的是长孙无忌,胖乎乎的他仗着身体优势,远远地伸着手。

在他身后的是胖灵狄仁杰,即便是狄阁老,也对诸葛亮有着超乎想象的崇拜情节。

胖灵和长孙无忌站在一起,那都成了一个地名了——合肥。

“大人真是……”李元芳看着跟长孙无忌往前挤的狄仁杰,无奈地摇摇头。

再一抬头,便看到了一旁捋须而笑的关羽。

“关二爷!二爷!”李元芳立刻锁定目标,仗着自己功夫好纵身跃起,抢先来到了关羽的面前。只不过片刻之间,便忘了自己刚才还在吐槽狄仁杰。

在他身后,是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等一干武将。

刘邦在一旁吹胡子瞪眼睛地撸着串,嘀咕道:“刘备这小子真是,怎么看起来比乃公还有名气?”

旁边的众人皆笑,不管怎么说,老刘家最出名的还真就是刘备,在后世的知名度,连他这个汉朝太祖开国皇帝都要往后稍稍。

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和刘关张的见面会结束,众人才开始陆续上桌吃饭。

“孔明,来尝尝这个,好吃。”刘备从皇帝的桌走过来,拎着一根儿牛肉串,放到了诸葛亮的盘子里。

诸葛亮刚想吃一口,周围的人立刻端着东西送了过来。

“哎呀,诸葛公,也尝尝这个。”旁边的李善长也递过来手中的肉串。

“谢谢诸位。”诸葛亮也有点不好意思,拱拱手笑着说道。

他现在是真的开心,病情好了,就说明自己又可以为匡扶汉室发光发热了。

哎,一想到自己走后,刘禅无依无靠,诸葛亮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其实阿斗那个小胖孩子挺好的,长得喜庆,还听话。对于自己,那是全心全意的支持。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刘备临终嘱咐刘禅“事之如父”,刘禅也真把诸葛亮当做父亲一样来对待;诸葛亮《出师表》上提到的那些个忠臣,刘禅也都听话地去用了。

毕竟父亲不会坑自己,相父那更不会啦!

岳飞:这样的皇帝真实存在的吗?

不过如果刘禅穿越成赵构的话,怕是听到岳飞要北伐之后便会支持他。

什么?你说你要北伐?还要还于旧都?你对诸葛亮怎么看?哦,你最崇敬的人就是诸葛公?那你是忠臣,你必须是!不是也得是!

司马懿远远望见汉军营地烟尘四起,心中不由得有些疑虑。

会不会是诸葛亮的疑兵之计?

嗯……很可能。诸葛亮马上就要不行了,他肯定是想趁着死前,诱我出战……

哈,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美事?我可不会上当!

司马懿捋着胡须,十分奸诈地笑了。

“父亲。”司马师在一旁抱拳问道:“蜀军营地上青烟阵阵,不知有何事发生。儿子已派人去探听虚实,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传回。”

季汉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所以自称是“大汉”。而魏和吴身为敌国,自然要予以贬称,称呼季汉为蜀,不承认他是大汉正统。

毕竟魏是篡汉自立,又官方承认出另一个汉,你让他如何自处?

“嗯,你做得对。”司马懿拈着胡子,笑着夸奖司马师:“为将者,务求谨慎,若蜀军打算强攻我军营地,无有准备之下,恐难抵挡啊。”

“父亲真不愧是国之柱石……”司马师拍了一记老爹的马屁,又问道:“若蜀军当真有变,我军是否要发动进攻?”

司马懿呵呵一笑:“不,若蜀军当真有变,为父只需声称此乃诸葛亮之计,随后班师回朝即可。”

“为何?”司马师疑惑地问道:“趁势进攻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司马懿笑了:“你啊,还需要多学习一番。蜀汉要剿,但不能全剿,蜀军在,我们就在;蜀军若亡,你我定无好下场!”

司马师如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现在的情形,还不是后几年那般司马氏一家独大。曹氏宗族以曹爽为首,依旧在掌控着魏国的军政大权,并且隐隐有抱团排挤司马家的意思。

若不是魏明帝曹叡突然去世,留下幼主,司马懿也没机会在曹爽带着幼主出城时发动高平陵之变,正式攫取魏国的军政大权。

苟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司马懿善于蛰伏韬光养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命足够长,活过了曹魏的多任君主。

其实曹魏也挺倒霉的,从曹丕到曹叡,都是明主。尤其是曹叡,颇具明君之风,历史评价也不错。只可惜托孤所托非人,这一点和刘备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

但曹叡……嗯,比较喜欢穿女装,但个人爱好并不计入君主评价之中。

所以说,一个人的奋斗,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同时也要兼顾历史的进程。司马懿的成功,不止是自身努力,还有上天的眷顾。

然而这一次,上天可没站在他这边。

不多时,司马师撒出去的斥候便回来报告,说是蜀军营地之中正在埋锅造饭。

“埋锅造饭会有这么大动静?”司马师皱着眉头。

“是……他们在炙肉。”斥候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么一个贴乎实际的说法。

嗯,炙肉就是烤肉。虽然用铁签子和竹签子串起来了,但的确是在烤肉。

“蜀军哪来的那么多肉?”司马师眉头依旧紧蹙,“这烟雾蒸腾,明显是全军在一起造饭,他们不过日子了?”

“或许是杀牛宰羊,犒赏三军吧。”司马懿满不在乎地笑笑:“或许是要对我们发动殊死一搏,传令三军,今夜做好准备。”

“是!”司马师抱拳而去。

司马懿拈着胡须笑笑,并没有在意。

左右不过是临死之前的疯狂罢了,自己这营垒坚固非凡,又有何惧?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为了帮助诸葛亮北伐,李世民又把那几个大师给拉过来了。

十六门一〇五榴弹炮,别说是他的营垒了,就算是君士坦丁堡都得给你夷为平地。

骑兵还没有退出唐朝和明朝的编制,不过在贞观年间,骑兵已经不披甲了,只是作追击之用;而明朝则依旧需要重甲步兵,来面对一些突发情况。

虽然唐朝已经有了火炮和马克沁,但骑兵仍然处于一种不可替代的地位。

必须要等到摩托化和坦克的出现,骑兵才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也不是完全退出,还能够活跃在某些极端条件之下。

看着面前威武雄壮的唐军和明军,诸葛亮说是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大汉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军队啊……”诸葛亮不禁感慨道。

“放心吧,孔明先生。”李世民笑着说道:“等我回去之后,便立刻派人过来,援助咱们大汉建设工业化……”

见诸葛亮表情犹豫,李世民笑道:“都是免费的,援助大汉,李某义不容辞!”

“那就谢过大唐皇帝陛下了。”诸葛亮拱拱手,十分感动地说道。

老朱在一旁不停地抠指头撇嘴,好你个李二凤,咱哥俩认识这么长时间,你卖个东西都得加价卖我——怎么着,这大唐装不下你了呗?到了诸葛亮这里,你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东西还往外免费送,你咋这么没底线呢!

李世民完全是发自真心,已经彻底将追星行为上升到了整个国家。

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也没什么意见——嗨,陛下也不是一天两天对着诸葛武侯发电了,像今天这样的排场,那都是小的。与其花点钱让陛下开心,花点小钱援助建设大汉,总好过让我们在朝堂上学习诸葛武侯先进事迹要好得多。

不是说不想学诸葛武侯的先进事迹,问题是一年就要学个两三遍,早就有审美疲劳了啊!

你说这大唐,从左右仆射一直到吏员,谁不能把诸葛亮的事迹从头到尾背一遍?

刘邦当然也酸,好家伙,我成替身了是吧。

不过他也只是酸罢了,毕竟和老李也刚刚认识,李世民做生意不黑他他就很满足了,也不强求能进行什么免费援助。

(求月票,这两天身体不是很舒服……更新可能有点不及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