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3拍电影的那些事(求月票,求打赏)(2 / 2)

“工业光魔报价每秒收费6万美元,维塔数码的报价是每秒收费7万美元,我们需要做出选择。”

其他人还没发表意见,埃里克已经直截了当地拍板:“选择维塔数码,这是毫无疑问的。”

制片经理胡立欧皱了皱眉头:“但是工业光魔的价格更低,《变形金刚》涉及的特效镜头太多了,最终成片恐怕要超过一千个。”

“就算每个镜头按照3秒钟计算,估计预算也会超支,我很担心1亿美元到底能不能满足这些汽车人的需要。”

制片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成本,埃里克理解他,但作为米高梅的第一部大片,也是自己将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他要求必须精益求精。

而在影视圈混的人几乎都清楚,工业光魔虽然名声更大,成立时间更久,但单纯比较技术水平,还是后来居上的维塔数码更胜一筹。

原因也很简单,维塔数码是彼得杰克逊创立的公司,作为新西兰走出来的大导演,新西兰政府对他的公司大力扶持。

每年的补贴都不知道有多少,谁让《指环王》把新西兰的旅游业带飞了呢。

而靠着丰厚的国家补贴,维塔数码开出的薪资待遇是全行业最高的。

逐渐吸引了特效大批人才,就连工业光魔的员工也频繁跳槽,乔治卢卡斯甚至还抱怨过这件事。

而且财大气粗的维塔数码不仅挖人,在设备上比工业光魔更强,据说他们家的渲染农场比工业光魔要大一倍有余,不过这应该是玩笑话,没那么夸张。

反正现在的特效行业,工业光魔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维塔数码一直在向上冲,选择谁不言而喻。

埃里克道:“胡立欧,我知道你的担心,但特效才是变形金刚的灵魂。”

“什么剧情,什么男女主角,那些都是次要的,观众想看到的就是一群钢铁机器人互殴。”

“其他方面的钱可以省,但唯独这方面的钱不能省,甚至还要追加,希望你理解。”

胡立欧还想说什么,老爸则直接打断:“我也倾向于维塔数码,或者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这是我们的第一部大片,我要它必须成功,我会约彼得杰克逊,尽可能拿到一个友情价。”

说着又看向市场部:“企业那边联系的怎么样?”

“老板,我们已经和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沟通了,三方都很有兴趣,这可是比《速度与激情》《007》更能展示自己的好机会。”

“只要特效方面做出了毛片,我敢保证,当我拿去给他们看过之后,他们会争着把车送过来。”

“另外机油、润滑油、轮胎、眼镜、手机、家电等商家也都在接触,会尽快给你结果。”

“好,那么大家再接再厉,我希望两个月内剧组能正常开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