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自由落体(2 / 2)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

在其另外一边,徐辉祖脸色无奈,准备站起身,将这几个吵的他们头疼的全都赶远点。

要知道,今天来的,可不只是娘亲,还有大姐也来了,还有太子妃以及几个公主,就在隔间。

而此刻,另一边

“娘……”燕王妃徐妙云就要离开京城,跟随燕王前去北平就藩。

此前哪怕是嫁入宫城,也很少有离别伤感的愁苦。毕竟都在京城,想见随时都能见到。

可是很快,北平与应天府的距离似乎是生死之距离,毕竟,按照大明对藩王的规定,无皇命,不得擅自走出封地。

一旦离开,不知下次何时再见。

“哭什么?这不还有一些时间吗?你爹马上就要回来,咱们一家人还能再聚聚,再说了,王妃想回来还是能回京的……”

徐母宽慰着,同时,对旁边的太子妃以及几位公主,也抱有歉意。

毕竟,自己应该在另一边等着,女儿自然会来拜见自己。然而那边吵得实在厉害,再加上另外两个女儿想见妙云心切,太子妃又在这里,于情于理也就一起过来了。

而正在这时,太子妃常菁见此,也是当先起身。

她自己也是要去拜见自己的娘亲的,也不好在这里继续打扰。

只是,就在她们即将动身前……

“这才是答案!”

一旁,几个看上去和常森他们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穿着各色华丽的衣裙,也陷入讨论之中。

而在里面,先是一个身穿浅绿色衣裙的女孩明媚一笑,“我早就听我二哥说了,这苏闲出的问题,肯定不至于如此简单。”

“所以大的小的,都不会当先落地。”

她捡起地上,刚才跑下去的两个耳环。

两个并不一样大,看起来倒是和那铜球有些相似。

而她们扔了好几次后,其实并没有得到同样的答案,反而因为各种原因,不尽相同。

只是尝试了好几次后,后者似乎发现了什么,终于忍不住雀跃起来。

“也是。”

另一边,鹅黄色的女孩也是甜甜一笑,其不同于前者的明媚,倒是有些活泼甜美,“父皇早就说过了,这苏闲年纪小鬼心眼,从其行事举动来看,也不会大发慈悲,将格物院大门敞开先进去一半。”

说着,她又指了指下方,疑惑道:“不过,之前我看过格物快报上的招新,每一个问题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些其他的目的。这次难道就只是简单的谁先落地吗?”

“记得去年惊蛰,起码还是借此谈及了力,之后格物院出的《力的分析》我还翻过呢,重力、推力、拉力、升力、摩擦力……细分下来看似简单,但稍微深究就会很复杂……”

“这次的重点应该是《四民税收》吧?这应该只是因为招新?”

“也对。”

两人讨论着,而此刻,正准备离开的太子妃,也不由得转过身来。

徐家目前有三个女儿,分别是徐妙云、徐妙清、徐妙锦,无一不是冰雪聪明,而老三虽然年纪小,但论及聪明程度还犹有过之。

至于此次前来的公主,也不过三位,宁国公主和崇宁公主,还有一位则是宫城内外这段时间讨论最多的八皇女。

因为其年龄只有八岁,所以朱元璋并未赐其封号。

讨论的两人,正是徐妙锦以及八皇女朱玉婧。

“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

太子妃常菁反应的很快。

这段时间,苏家父子“危险至极”,她有意保住苏闲,也是和崇宁公主一道给父皇他们出了主意。

只是外面的传闻自己也能听到,到底是有些不稳的。

此刻见此却是计上心来,“你们说的有把握吗?”

“当然有了!”朱玉婧非常自信,“大嫂,你不信等着看吧,肯定是同时落地。”

徐妙锦也轻轻点头。

“是吗?”常菁似乎有其它疑问,“那这次格物院是一个都招不到了?”

“也不是。”朱玉婧摇头,声音清脆,虽然年纪小但她长得比同龄人稍高,头能搭在常菁的胳膊肘位置,“父皇说了,一山更有一山高,这京城里面能人多着呢,再说了多动动手也该知道这个答案。”

“我估计,苏闲出这个问题,肯定是想找一些……嗯,打破常规的人。”

“打破常规?”常菁一愣,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些。

“大嫂你想啊,苏闲说了只有谁先落下的答案,那大家下意识想去,不就是两个答案吗?大的和小的。就算有人能想到同时落下,还要用勇气写上面。”

“我估计……啧啧。”朱玉婧摇头,“这一次能想到的多,但能招进去的肯定少。”

常菁想到自己刚才的想法,不由得笑道:“伱说的也对,指不定也没想招新,我也听雄英说,因为上次那些孩子乱玩的原因,格物院已经入不敷出了。”

“指不定这一次,就算有人答出来,他们也会说没人答对。”

“啊?”此话一出,朱玉婧顿时瞪大眼睛,“不会吧,这样做不是作假吗?”

“我这不是猜吗?”常菁解释道。

“那我们试试。”这时,另一边的徐妙锦却仰着头,眨巴着黑白分明的澄澈眼眸,“我们也给里面送上答案。”

常菁微微一笑,“试试呗。”

……

与此同时,众人拥挤着将答案送进面前的箱子,贾贤也在一边看着。

只是突然,天江楼内,又匆匆下来一个面白无须的人,给他递了数张卷在一起的纸条。

他下意识的接过,再看到面前人的相貌后却被吓了一跳。

“放进去。”

尖细的声音响起,贾贤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脑子是全懵的,连对方什么时候离开都不知道,只是在心里疯狂猜想。

终于,时间到了。

贾贤连忙强行停止,引起后方好些人的不满,还说着自己答对答案,但慢了半步时间云云。

对此,四周的侍卫只是往前了半步,他们就赶紧散去,喊着可惜,和格物院只差了一步……

而此刻,五层阁楼上。

黄恪早已经准备好,他两只手分别抓起铜球,在众人期待而又忐忑的目光中,同时松手。

“哗!”

这一刻,数不清有多少目光聚焦在,这一大一小的铜球上。

明明只有不到百米的高度,瞬息之间就可落下。

但在很多人压力,却仿佛走了一个时辰那么漫长。

中间,两个铜球并没有拉开距离。

而是“咚”的一声。

同时落地!

刹那间……

人群先是寂静,紧接着,一道道目光从愕然,到不敢置信,然后,再是疑惑不解。

“同时落地?”有人惊呼,“怎么可能是同时落地?”

伴随着声音的响起,人群瞬间沸腾了。

“我不信,不应该是大的先落地吗?大的重啊!”

惊呼声夹杂着不可思议之声,但隐约间,似乎还有惊喜到极致的声音——“我答对了……”

“诸位……”而这时,一道似乎是从高空降临的声音,笼罩而下。

却见上方,苏闲正拿着喇叭一样的东西,正冲着下方喊道:“请诸位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正如上一次,在国子学给大家的铜球试验——第一次,格物院想给大家所阐述的,是这天地间存在的任何的力!”

“而这第二次……”

“也同样如此,是让诸位重新认识一物——速度!”

下方的议论越来越小,而苏闲则继续道:“两个不同大小的铜球,相同位置,相同时间,其实我想让谁先落地,就可以让谁落地,无非是在初始多给一点力气而已。”

“而若是让它们没有任何力,同时下落,那便只有重力的影响。”

“当然,此种环境,必须先抛却物体所受的阻力,比如用一张纸就不行……”

“而完美条件前置下,这种现象也正说明,若是没有任何外力,物体下落的速度并不受各自的重量影响。”

“所以,此种现象可以解释为,我大明的自由落体运动……”

苏闲看着下方,再度说出一句引人深思的话。

“当然,爬的越高,自身越重,一旦摔下去,可是要粉身碎骨的。反之,轻的就不会,要是能有羽翼,还能顺势学会如何去飞!”

“格物院正是要做到这些!”

其一语多关,很多人都听到,以此展开联想,甚至想到了那位丞相,暗道其意有所指。

只是如今苏贵渊都倒了,一手伴随成长的钞镜院,也成了别人的嫁衣。

以至于,现在只能靠格物院,现在苏闲的目的,似乎就在以格物院为基础,提升自身影响力?

一时间,人潮汹涌,从《四民税收论》后,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在刻意扩大这个旋涡。

有人将其完全当成了局面大变之前的一个缓冲剂。

而如今,缓冲剂的效果也到了末尾,山雨欲来,格物院再度映入所有人眼帘。

而《明史》记:洪武十二年惊蛰。

继国子学试验后,格物院第二次大型试验,再度引发万人空巷。

此实验记名为:自由落体运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