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各方起势!(2 / 2)

这一次……

从来不在大本堂吃过饭的苏闲,也要吃一口东宫的饭了。

但愿不会吃大狱的饭!

……

回到大本堂。

宋濂、方孝孺、李希颜还有刘三吾等国贤三老,这可是朱元璋为大本堂聘请的最高级师资力量。

此刻宋濂叹了口气,接着上面的话题道:

“但愿这孩子的善心,陛下不会怪罪,可就怕这下,怕是真要出大问题了。”

方孝孺从刚才就不明白,现在连忙问道:“老师,您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宋濂无奈道:“你难道还看不出来,真以为那孩子的举动就能救了太子妃?”

旁边的李希颜也是站起,他虽然很少来苏闲这个“小班”,一直管的都是秦王那些刺头皇子。

但朝廷之上的尔虞我诈,他却也非常清楚。

“苏闲就不该进入东宫!”

他径直道:“或许那孩子现在还没明白,空印是造福了各地的掌印官员,让很多人免于一死!”

“但钱庄却是与民争利,再加上其父之前的行径……已然得罪了丞相!”

“或许丞相从来没有将其放在眼里,但中枢舍人张观策被斩之后,满朝文武,多少人是丞相门生?想走这尊大门?”

李希颜叹道:“以前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苏闲身在皇宫大本堂,足以称得上简在帝心,这个小小的孩子,恰恰是他们这个原本的九品检校之家,能飞黄腾达的原因!”

“可现在……机会来了!”

旁边,宋濂无奈一叹,接着说道:“那孩子太鲁莽了,虽然是好心,但此次伱们信不信,太子妃病情加重甚至……那一天,很多人就能借着此事,大做文章!”

“届时,怕是其父这个已经炙手可热的宝钞司提举,也要跟着倒霉。”

“毕竟,自从上次西番使臣议事之后,谁都能看出来,宝钞提举司已经是一条最快的通天路!”

“不仅能和勋贵交好,更能总览国朝钱粮大计,到未来,说不准我大明朝就有两个户部尚书!”

方孝孺听得心惊胆战,但他还是道:“但陛下明察秋毫!且苏闲是一片好心。”

“你怎么还不明白?怕的就是明察秋毫,怕的就是那一片好心啊。”宋濂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是一片烦闷。

“陛下无情,对百官挥之即去,动则打杀。”

“但陛下却重情,你我在这宫中大本堂多年,也看到了诸皇子,特别是太子一脉。”

“太子妃若出事,陛下一怒之下,不知要牵连多少人?到时候凡是诊治的,怕是全都要死!诊治的官员相互推诿,苏闲一个孩子,连个医理都不懂,如此荒诞之事,纵观史书也闻所未闻。”

“到时候,就是陛下想饶他,满朝文武怎么绕他?谁来背这个让太子妃不幸而亡的大罪?”

“对陛下而言,除了这皇家,官员死则死矣!一百个一千个不过是数字罢了。”

方孝孺再度摇头,“可皇长孙也会劝。”

“会吗?”谁知,此刻宋濂的话语,却复杂到方孝孺都为之心寒。

“真到了那时候,皇长孙还小,只要有一个人说是苏闲导致的!”

“那彼时不过才四岁的长孙,生母离去之悲痛在前?他又该怎么想?”

“这……”此刻,方孝孺也是被点醒了,他越想越是惊心动魄,越想越是为苏闲感到胆寒!

“那怎么办?”

虽然他们一直认为,那孩子太过顽皮,但只要好好培养,未来必定是国朝栋梁!

说不定就能改变当下大明“困于武备”之局势!

但现在……

万一真的陷入如老师,所说之困境。

那……如此良才,就这么被善心给误了?

方孝孺的问题出现,没有人回答。

但是。

下一刻,宋濂却缓缓的站起了身。

他徐徐长出一口气。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嗯?

几人同时抬头。

方孝孺还在迷茫,刘三吾、李希颜等人似乎想到什么,眼神之中,已经出现了一抹骇然。

“老夫,让这朝堂百官的视线,要让胡相一系的注意力……”

“不止聚焦于宫城之内!”

他缓了缓,再度道:“也要放眼于四海之内,黎民之间!”

“太子妃毕竟是家事,可此事却是国事!”

“但愿,于陛下而言,这国事能大于家事!”

方孝孺终于意识到老师到底要干什么。

他急道:“可这个时候谈此事,于我等不利啊。”

傻子都清楚,太子妃若真出事,陛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无疑是火上添油,怕是一怒之下,今日在大本堂放纵苏闲离开的臣子都要受罚!

宋濂摆了摆手,“反正老夫迟早都要走这一步,与其如此,不如为这小子争取一线之机。”

“说真的,此事怕是只能转移一下国朝视线,拖延一下时间。”

“到底能不能握住这机会,还是要看此子的把握。若是能发挥其在空印、宝钞之上的才能,但愿……能化险为夷吧。”

说着,他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了。

……

中书省!

开衙第一天,胡惟庸阅览天下奏事,刚到下午,就从臣下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

甚至,算是喜讯。

“本相真是纳闷,本以为这苏闲小儿身在大本堂,若是安安稳稳长大,本相还真要考虑考虑,此后对苏家的态度。”

“但如此一来,他是真的人如其名,闲的慌,给自家找麻烦。”

“合着和张观策一样,得意忘形后,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吗?”

他一边呢喃自语。

另一边也做出决定。

“继续听消息,一有动静,就立刻来报!”

“另外,告诉陈宁,让涂节准备好,上次他滑溜摆了中书省一道,本相姑且算他急智。”

对于涂节,上次其虽然告发张观策,但其实也隐秘的给自己带来了消息,胡惟庸还是很看好的。

“但这次……做好了,今年吏部考核,他这侍御史可以往上动一动了。”

“是……”

随着人影离开。

胡惟庸继续低下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

“黄口小儿,这一次,你怕是误了自己的父亲。啧啧,炙手可热的八品提举,现在真算算权位,相当于六品?还是五品了?”

“弄不好,马上就要穿绯袍了!”

“有这个儿子,还真是有趣……一会儿救其上天上差点俯瞰天下?一会儿就拉其入地狱遭受千刀万剐?”

一边调笑着,胡惟庸也没有处理奏疏的心思,强行压下心中情绪后,看了下去后。

终于。

夜色降临之前,宫里的消息迅速传出……

【太子妃服药过后,不仅继续高热,而且出汗不止,呼吸继续衰弱,甚至开始抽搐,病危在即之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