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明朝自己内部还有叛乱,哪有时间来(1 / 2)

小日本鬼子在边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之后,下的是双股战战。

一直都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小日本鬼子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慕强,他们只崇拜强者,不管强者对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能够心安理得的承受。

甚至会觉得,强者就拥有这样的特权。

所以现在看到在陈寒的领导之下,如今的这些明军,就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如此厉害。

甚至在这样的决心的引导之下,他们一个个的就好像对战争没有任何畏惧一样。

他们想想也对,如果自家的统帅能够像陈寒这样为自己发声,能在自家军队受到了委屈之时,主动站出来。

甚至明知道要杀的可能是盟友最为豪横的官员,即便知道杀了这个官员,可能会惹到很多的麻烦,即便知道这名官员可能关系着两国之间的关系,然而陈寒却没有管这些。

这当中不能说这是鲁莽,如果陈寒仅仅只是鲁莽的话,那谁会信服。

陈寒所做绝不是鲁莽行事,而是真真实实的告诉朝鲜君臣,你们看到没有?如今即便在朝鲜,我陈寒依旧拥有绝对的权威,能主宰你们的命运。

你们这些人不要觉得我们客场作战,就可以随意摆弄我们。

就像现在这样,你们偷袭我们的粮道,我就直接反手将出主意的丞相脑袋给摘下来。

你们不是觉得我们必须得要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关系吗?

那现在我就告诉你,两国之间的关系,是靠拳头大来维系的。

既然你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那我现在就要告知你们,让伱们加强一下印象。

所以小日本鬼子们看到陈寒他们这样的一支队伍,心里边怎能不怕。

心里面怎能不为自己曾想要与这样的一支队伍去抗衡,而觉得自己愚蠢。

世间最愚蠢的事就在于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如今双方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火器的优劣,更体现在,统帅的指挥能力上。

有这样一位统帅在,就能带领着大家嗷嗷叫的往上冲。

陈寒鼓舞了军心之后,将士们的军心可是越发的高涨。

……

而此时身在京畿道的毛利元就,正接到了来自于黄海道那边的消息。

作为统帅,如果听到了关于前方前自己的盟友被完全消灭后的消息,应当警醒才是。

但是出乎意料的,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反倒是换来了如今毛利元就的嘲讽。

毛利元就身边的谋士倒是挺冷静。

他看到了战报说黄海道十几个州,在短时间之内居然就被攻破。

这当中可能会有一些是因为黄海道有点面积,三四万人撒下去,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主要的海州肯定聚集了大量的兵力才是,但依旧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丢失了,这让这位谋士感觉到了一丝危险。

于是他找到了毛利元就,“启禀大帅,从这几天的战报来看,此时的朝鲜军似乎得到了某些支援,如果没有支援,他们断无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收回黄海道,并且杀的武田信玄毫无还手之力,连他本人都没有逃出来。

虽然武田信玄在您面前,那必然是萤火与太阳对比,但不可否认,朝鲜士兵与咱们日本士兵相对比而言弱的太多,他们突然发起如此凌厉的反击,这当中会不会有明军来支援他们?”

这话一出,正美美的喝着从日本那边带来的清酒的毛利元就冷笑一声,满脸的不屑。

他身上穿着花里胡哨的盔甲,哈哈一笑,否认:“绝无可能。”

听到毛利元就断然段否定自己的判断,谋士愣了一下,没想到毛利元就会如此断然。

看到谋士脸上的疑惑,毛利元就解释起来,“如今咱们率领十六万大军进攻朝鲜,在短短两三个月间便将大部分土地收纳至怀中,由此可见朝鲜能征集的士兵已然不多,他们的精锐士兵尚且不是咱们日本士兵的对手,更遑论仓促着急的士兵。”

谋士听了这话倒觉得有几分道理,因为精锐士兵尚且在日本士兵面前是一坨狗屎般的存在,又怎么能指望那些刚刚仓促召集的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新兵有战斗力?

然而这又催生出另一个问题,那如今到底是怎么回事。

谋士刚想问,毛利元就就已经回答,“所以唯有一种解释那便是,那武田信玄是个酒囊饭袋,在被短暂胜利冲昏头脑之后,立刻是将统帅应有的冷静抛之于脑后,原本这个武田信玄在国内之时便有这方面的毛病。”

谋士仔细想了想,还真是如此。

这个武田信玄据说是个酒色之徒,在自己的领地之内就大肆的掠夺民间女子,以充实自己的后宫。

而到了朝鲜之后,更是对朝鲜美妇是奢求无度。

从这方面来讲,就可以看出这个武田信玄的确是不堪大用,尤其是小家子气。

这一次虽然给了他三四万的兵卒,加上他们自己本部的五六千人,组成了四万多的联军。

按说,这就是大统帅的配置了,但是此人在占据了朝鲜黄海道之后,毛利元就就屡屡收到下边的小领主发来的对武田信玄不满的信件。

这里边绝大多数是对于战利品的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