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一次上岸灭家族灭的就是大官家!收(2 / 2)

“中丞,按理来说冯家也是东南商会一员,他们有暗号。

而且那些倭寇即便不知道冯家是东南商会的一员,也应该明白冯家是何等的家族。

那高宅大院和普通百姓的家有本质区别,怎么就能认错?

东南商会那边早就对倭寇有过约束,不允许他们伤害权贵,这件事情透着蹊跷。”

浙江巡抚点头的确如此。

接着又有幕僚说道,“中丞大人,您可记得就在一个多月前,孙家一家二百多口子人被倭寇误杀的事?

后经调查就是他们东南自己人搞的鬼。”

浙江巡抚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幕僚回道:“听说是有一家专门走私丝绸的发现,在东南商会之外,有些人偷偷的也在走私丝绸,而且价格比他们还低。

被他们查出来,他们就借倭寇之手,灭掉了那个孙家。”

浙江巡抚气得抓起边上的茶碗,啪的摔碎在地上,大骂:“狗日的!都什么时候了,他们居然还搞内讧!

难道不知道,这个陈寒下来是要咱们所有人的命的吗?”

幕僚赶紧安抚,“中丞大人,现在可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得敲打敲打他们,不能让他们这么乱来。”

浙江巡抚点点头。

“你立刻带上我的手札去东南商会,问问这个东南商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赶紧把布政使赵孟安和都指挥使周奎叫来!”

“是!”幕僚赶紧前去办。

……

布政使衙门。

当浙江布政使也接到了消息之后,惊得他往后倒退了几步,接着是放声大哭。

他为什么会哭呢?

因为这个冯家是他的亲娘舅啊。

他的亲娘就是冯家的二小姐。

他之所以在四十多岁平步青云,到了浙江布政使这个位置,外公家的家族没少出力。

这些年来,舅舅家通过走私赚得盆满钵满,一直在用钱帮他打通官场上的关系。

而他自己呢,也利用管理着浙江藩库的便利,把大量的官家买卖,交给了舅舅家来打理。

如此官商勾结,他舅舅家才能够比他人先一步得到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政商家族互相成就的典范。

可怎么都没想到,一夜之间,自己舅舅家就被杀得全家三百多口子人,连条狗都没有活下来,财产更是被掳劫一空。

浙江布政使趴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

他一方面哭的是这是他的至亲;

另一方面没有了冯家的帮忙,就相当于断掉了他一条手臂,他想要再往上升可就难了。

布政使大喊:“倭寇!倭寇!狗日的倭寇!我跟你们势不两立!”

这才叫刀子扎在了自己的手上才知道疼啊。

“立刻让都指挥使滚过来!!”

明朝中晚期,文武失衡,在地方上一般都是文官节制武将。

所以即便都指挥使和布政使算是平级,但都指挥使还要听布政使的。

时间不长,都指挥使就过来了。

看到布政使大人哭成那副样子就知道消息肯定是传过来了。

他刚才也接到了消息,说是台州冯家被灭了门。

而台州冯家可是布政使大人的亲娘舅家里。

这可闹大了。

不过他心里面却在窃喜。

就在一年多前倭寇洗劫了台州的一个村庄,百姓死伤四百多。

那也是东南商会为了抵制首辅高拱他们,推行一条鞭法的雏形制造的冤案。

可是当时布政使原本应该加以抚恤,原本应该拨军饷给卫所军官,让官兵前去剿除倭寇。

可他呢却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还说些风凉话。

说什么刁民死也就死了,有什么关系?

刚好可以用他们几百条命,抵抗朝廷的改革,多好的事情。

可哪曾想,才过了一年而已,他自己亲娘舅家里边,就被杀掉了三百多口子了。

这才叫天道好轮回呀。

这个时候都指挥使倒是觉得,自己身为北方人是有好处的。

自己虽在东南有些产业,但家族的人大部分还在北方,

身边也只有自己的至亲,甚至他还有个儿子被他打发回老家照顾祖父祖母,就算是倭寇上岸了,也伤不到自己的根基。

他来了之后,看到布政使大人如此模样,还关心起来:“藩台大人,这是何故啊?”

布政使大骂:“装你妈!!伱会不知道?台州卫的官兵到底是怎么当差的?

他们都是饭桶吗?怎么能放任倭寇去杀害平民百姓?”

他这么一骂,都指挥使装作傻眼,“藩台大人,不知您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倭寇上岸,大家都不想的啊!”

“你……你……”布政使气的脸都青了,碍于边上有外人,只好一挥手:“你们都下去!”

边上伺候侍的人和幕僚都出去了之后,布政使跳脚大骂:“我草你狗日的王八蛋,冯家是本大人的娘舅家,

三百多口子人啊,三百多口子人,没有一个逃出来,全被杀光了!

家产还被掳掠一空,台州卫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能把一个斯斯文文的一省二把手气的跳脚骂脏话,

就可想布政使大人现在是有多么的生气。

娘舅家三百多口子人被杀掉,家产被打劫一空,这都让他心疼。

如果只是人死了财产还在的话,他还不至于这么的心疼。

因为这些家产肯定是他的了。

可没有想到的事家产也被掳掠一空。

这可就让他心疼的肠子都搅在一块了。

尤其是看到都指挥使那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更是令布政使大怒。

是要多生气有多生气。

“周奎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把戏。

说好的那些倭寇只杀平民百姓,不杀地主有钱人,

现在你给我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那些倭寇只杀了我娘舅一家,却没有对边上的百姓动一分一毫,

你要是不给我一个交代的话,我会让你死。”

都指挥使一脸的无辜:“大人,那都是倭寇倭寇,行迹谁能够掌握得了。

我们当时接到巡抚大人那边的手札,说是让台州位的官兵放开口子,让倭寇进城。

我们也按照巡抚大人的命令,放开了口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谁能想到,倭寇进城之后,居然直接认定了冯家进行杀人放火。

等我们的官兵前去的时候已经晚了,人被杀光了,财产被清空了,屋子里边连条狗都被杀光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呀。

我们台州卫的官兵也是当差的,大家都是为了东南数省的前途着想,大家都想要把陈寒给赶走。

说好的要制造骚乱,可是不牺牲点人也办不到,这一次只是不小心牺牲了冯家的人而已。

下次让他们多加小心也就是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