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数十万读书人云集京城绝食抗议,要(2 / 2)

这群读书人倒是乐此不疲。

疯了一样的云集到陈寒的府邸。

最后,郭妃雪只能败下阵来。

虽然郭妃雪已经让李如柏派了不少的锦衣卫在陈寒府邸外守卫。

可是锦衣卫毕竟不能像陈寒那样,有人敢在门口谩骂,就直接杀人。

尤其是这些读书人,自诩自己根本就没有犯罪。

而且很多一部分是有功名在身,锦衣卫也没有办法。

最重要的直接杀他们更助长了这些读书人的嚣张气焰。

他们围在陈寒府邸门口,文绉绉的,虽然没有一句脏话,但却已经将陈寒十八的祖宗都给骂臭。

甚至这帮人一边骂还一边在府邸门口写文章,贴得沿途那树上到处都是。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纸钱呢。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五天之久,还真就有那么几个倔种,坐在陈寒的府邸门口绝食,以自杀为威胁。

胆小的宫女找到了郭妃雪:“小郭姐姐,再这么下去,外边可能就会饿死不少的读书人。”

“不会真要让他们饿死在外面吧?”

“那可都是咱们出去的必经之路,这要是饿死在外边了,以后咱们经过那都得吓死。”

郭妃雪冷笑,“你们跟着跟大人身边这么久,难道还不知道他的性格吗?

大人要是知道咱们跟这读书人妥协,不得骂死咱们?

再说,咱们跟他们妥协,他们还不得把尾巴翘上天上去。

他们不是想要绝食自杀吗?就让他们绝食,就让他们死,反正咱们又不用背官司。

这些人就是脑袋出了问题,孔家人到底是什么德行,我最清楚。

人家走私,欺压百姓,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关他们这些穷书生什么事?一天到晚的咸吃萝卜淡操心。”

郭妃雪说起话来大大咧咧的,很是不屑。

虽然东南分舵,很难接触到孔家核心的人。

但也时常接到山东总舵一些关于护送孔家商船到南洋去做走私生意的任务,所以很清楚这个孔家到底是个什么德行。

孔家有很多的人闲的无聊,很喜欢到南洋那边去淘换一些翡翠啦,玉石啦,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诅咒娃娃啥的。

她心里是没有半点对孔家的好感的。

宫女们就问了,“这么可恶的孔家,这些读书人还在维护干什么?早就应该灭掉他们才是。”

郭妃雪笑,“那谁知道,要不怎么说这些人脑袋都有问题呢。”

外边读书人依旧在静坐大闹,还喊出口号:

“陈寒不死,我们就绝食而死。”

“孔家屹立于世数千年,从未倒下,如今陈寒这等佞臣居然敢灭孔圣人的门庭,此乃读书人的悲哀。

我辈读书人受圣人教化数千年之久,若不将此人除掉,我辈读书人有何颜面到九泉之下去见圣人。”

这些人饿了两天还中气十足,可见啊,还得多饿几天。

在这番话的蛊惑之下,读书人亢奋至极,举起了手中的论语,大声喊着起来,

“说的便是,有陈寒这等佞臣,大明迟早要亡。

我辈读书人,肩扛维护社稷之责,岂能眼睁睁看着这等佞臣祸害大明天下。”

读书人个个是亢奋异常,觉得这么做就能够把陈寒给逼死。

朝堂。

内阁首辅张居正看到京城越来越多读书人加入讨伐陈寒的阵列,明显有担忧之色。

他倒不是担心陈寒承受不住,而是担心陈寒到时候会大开杀戒。

这天下刚刚有一丝往好方向变化的苗头,新政才刚刚推行,大明眼见就要复苏。

他是真觉得陈寒这个时候把孔家灭掉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陈寒如果不把孔家灭掉,可能推行之时的确会有一些阻碍,但不至于读书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阻碍新政。

然而现在陈寒灭掉了孔家,这些读书人会因为陈寒灭孔家之仇,无休止地阻挠,那到时候新政该如何推行?

张居正找到了礼部的几个老学究,尤其是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的礼部侍郎,用近乎祈求的口吻跟他说道:

“萧大人,此番天下士子云集,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萧大人还念及读书人科举考试不容易的份上,应当劝阻读书人回原籍,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礼部侍郎浑不在意,“张阁老所言后果不堪设想,到底为何?”

张居正道:“到底为什么?难道还需要明说?按照陈寒的性格,他若是回京,看到数十万读书人云集在京城声讨,你们就不怕他大开杀戒吗?他不是没杀过人。”

事关他们的利益,这些高官们呵呵冷笑,“那就让他大开杀戒,他不是很能吗?他不是很厉害吗?他不是要与天下人为敌吗?如今多好的一个机会。”

张居正听到这些官员站着说话不腰疼很是无奈,“你们这些人,这是在逼他,你们会后悔的。”

……

:第三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