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帝危速归(2 / 2)

盛情难却,那就接受!

汤昊郑重地收下了这三宝刀,又再次提点了一下尚真,关于琉球国以后的发展事宜,并且还将朝鲜贡献济州马场给大明一事告诉了这位中山王,提点他若是再遇到什么不可抗衡的外敌入侵,可以及时前去济州马场求援。

汤昊也注意到了尚真的异样,不过他也没有多解释什么,而是率领将士和匠人们登船,正式踏上了归途。

“不要慌,慢慢说!”

“侯爷这话……没有道理。”

“说这些就没有意义了。”汤昊摆了摆手,“我这个人,就是个莽夫,行事冲动,不顾名声。”

事实上,李东阳名声一向好得很,可是正儿八经的忠正贤良,谁听到他李东阳的大名,不得竖起大拇指。

但不得不承认,付出这些代价,自然是值得的。

许进丁忧!

锦衣卫,天子亲军,酷吏屠夫云集之地。

他之所以打通这条航路,就是为了重启郑和下西洋旧事,能早一步行动便可早一分获利,朝廷也会早一日富强起来,自然不会眼巴巴地干等着。

得到这么个答复,尚真顿时喜不自胜,但心里面也生出了些许不安。

“还有什么?一并说清楚!”

毕竟,他可是大明中山侯,寻常金银财宝,根本就不能打动人心,反倒是送过去后会引起人家的误会,认为琉球国这是在羞辱他这位大明中山侯!

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唯有天下罕见的至宝,而琉球国拥有的这种至宝,就是这祖传三宝刀了。

所以不论如何,朝廷都不该苛责这样一位人物。

“侯爷,出大事了!”

左一刀苦笑着解释道:“侯爷明明身在海外,却对朝政局势放不下心,此刻更是对那李东阳流露出了杀意。”

左一刀再次神情凝重地提醒道。

“左一刀啊左一刀,你还是带上表情好看些,成天绷着张死人脸做什么?”

沉默良久之后,他才陡然轻笑了一声。

武定侯郭勋,开国名将武定侯郭英后人,早先还是禁军统领,后强行巴结奉承汤昊,成功随着汤昊水涨船高,不但承袭了武定侯爵位,而且还深受器重掌控团营,成了京军里面仅次于汤昊的实权勋贵!

汤昊深吸了一口气,捏着眉心陷入了沉思。

“侯爷,李东阳不可杀!”

人家都愿意让这些贵族子嗣去吃苦受罪,就为了搭上大明这艘巨舰,汤昊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他跟其他白莲教妖人不同,人家是为了混口饭吃,而那些被蛊惑煽动的百姓也不一样,人家是真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才会选择听信这些白莲教妖人的谗言,但是这个李福达就是天生反骨,有事没事就煽动一次百姓叛乱,可想而知大明朝廷早就恨不得将这厮给千刀万剐了。

左一刀安置好了受伤将士,巡视了一遍船队,这才闲了下来,主动寻到忧心忡忡的汤昊。

“想来此次侯爷率领船队返航匆匆回京,不久之后就会再次出海,毕竟汤木这些战兵还遗留海外之地,那临行之前势必会将朝堂之上不安稳的因素彻底肃清,李东阳无疑就是首当其冲之人!”

“侯爷,在想什么呢?”

“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幼时颖悟,先后受业于邵玉、黎淳、柯潜等大儒,金榜题名后被选为庶吉士,此后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走的是翰林院内阁这条路。”

他就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跟这狗贼中山侯闲聊。

好人坏人的定义,哪有那么明确。

左一刀先是取出了锦衣卫的密报。

因为那济州岛可是朝鲜的疆土,而这济州岛唯一值得重视的地方,就是那座济州马场,盛产优良战马,一向被朝鲜王朝视为心头肉。

左一刀脸色苍白地开口道,整个人都因为恐惧而不断颤抖。

“不瞒侯爷,确实有此忧虑。”

嘭的一声巨响,汤昊失态之下,一巴掌将案桌砸了个四分五裂!

“该死的蠢货!”

只是问题在于,郭勋也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皇帝怎会允许将他下狱?

其三,汤昊先前曾就琉球国发展一事,无偿提点中山王尚真,给了琉球国摆脱落后贫瘠走上繁荣富强的一条明确道路,这毫无疑问乃是真真正正的天大恩德!

其一,汤昊率军剿灭了萨摩国岛津氏倭寇,庇护了山北国百姓子民,因此对琉球百姓而言有庇护之恩。

白莲教妖人,李福达。

事实上,琉球国也好,朝鲜也好,南洋诸国也罢,他们之所以愿意认可大明为宗主国,一方面是因为大明回馈的朝贡赏赐太过惊人,他们从中有利可图;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明宗主国确实拥有天朝上国的宽厚仁德,不会苛责他们这些藩属国,也不会惦记他们这些藩属国的宝贝。

回想起这位大明中山侯雷厉风行的手段,尚真心里面的不安就越发强烈了。

不是锦衣卫无能,而是弘治朝承平日久,就算是虚假的太平,也至少建立在国家稳定的基础之上,没有发生过什么兵戈大祸,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争斗也都维持在一定的稳定局势之中,因此压根就看不出来多的东西。

“李东阳官儿是越做越大,他亲近家人却是接连病逝,包括妻子、兄弟、儿女在内,时至今日沦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还要过继一个侄子给他养老送终……”

“侯爷可以为了家国大义不顾名声,我左一刀区区一个锦衣卫,难道还要看重这劳什子贤名吗?”

诚如左一刀所说,下一次他离京出海,势必会先行安定朝堂政局,比如宰了李东阳这个不安分的变数。

对此,琉球国上下都对汤昊感激涕零。

“传闻这位大学士高才绝识,颇有智计,锦衣卫了解的信息大抵如此了。”

“侯爷这是什么话?”

“就算不杀这李东阳,我现在的名声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只怕早就恶名昭彰了!”

“诚然,他李东阳有着一个好名声,又是文坛领袖,天下膺服。”

趁着他汤昊出海,一举夺回了京军兵权!

左一刀脸色难看,低声道:“已然身死!其当场拒捕,被抓人的锦衣卫失手杀死!”

汤昊闻言满脸诧异。

总而言之,这李福达就是天字头一号的乱臣贼子,一辈子不干其他事情,就是传播宣扬白莲教教义,然后煽动百姓聚众作乱反叛大明,而且还是流窜作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跟个神经病一样。

“武定侯郭勋……下狱了!”

呵,还真是好手段啊!

天知道这个“李福达”是真是假,又有谁能够保证郭勋一定就对此知情,不是中了他人设计呢?

“其人是文坛领袖,真要是杀了他,侯爷只怕会瞬间恶名昭彰,日后……”

左一刀一通分析之后,竟然把汤昊回京目的猜了个七七八八。

要说他还得是干锦衣卫的,这份观察入微的本事,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同样的道理,琉球国脱离部落制度,成功向封建王朝转型,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亦可以护卫这条航线商路,对大明而言同样是一件好事。

听到这话,汤昊陡然微微一怔。

“没错,还有刘大夏,三人一同在大儒黎淳门下进学修德!”

汤昊立刻就变了脸色,冷冷地追问道:“什么罪名?”

“呵!”汤昊自嘲地笑了笑,“既然决定与这些士绅缙绅作对,那就不要在乎什么名声了,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朱厚照这个蠢货,他到底在干什么?

汤昊叹了口气,却发现左一刀欲言又止,心中顿时涌出了强烈的不安。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各自连下了三道懿旨,侯爷一旦返航立刻回京!”

两位娘娘的懿旨内容,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帝危,速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