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孔氏(1 / 2)

吏部值房。

焦芳正在对着空气破口大骂。

至于骂什么,自然是他这多舛的仕途了。

焦芳是河南府陕州县人,侥幸考中了进士,也只是榜末名次,后因为与当时的权臣李贤乃是同乡,这才得以被举荐为庶吉士,后焦芳为巴结李贤,投其所好派遣妻子去服侍李贤,这才得以被授职为翰林院编修。

不过就算是进了翰林院,当时的翰林院崇尚文采,而学士们认为焦芳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因而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焦芳屡屡遭受排挤和打压,被世人所不容。

后成化二十二年,尹旻被罢免,焦芳因与其儿子尹龙结党,谪湖广桂阳州同知,此后一直不得晋升,直到弘治十年这才得以升任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然而因为他好议论诽谤他人,而且为人阴险狡诈,因此被刘健、马文升等权臣联手打压,不管是上奏言事还是官职升迁皆被这两位巨头给死死地压制住,连他的奏章全都被扣压了下来,因此焦芳对刘健、谢迁和马文升等人恨之入骨。

他不甘心自己这辈子就仅仅止步于吏部侍郎,所以在刘瑾当朝鞭挞百官的时候,焦芳冒天下之大不韪地主动向刘瑾示好,心甘情愿地成为阉党,希冀着刘瑾可以助他青云直上,不说做什么吏部尚书,至少也要进入内阁做做大学士啊!

然而焦芳万万没有想到,原本还权倾朝野鞭挞百官的权阉刘瑾,竟然因为中山侯汤昊的返京直接就被打落尘埃,现在都还被关在诏狱里面严刑拷打。

而他焦芳勾结刘瑾成为阉党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半点益处,反倒是平白落了个“阉党”的骂名,这下子才是真真正正的被士绅缙绅所不容,连跟他说句话都觉得晦气了。

饱受排挤的焦芳只觉得仕途无望,就此断绝了。

然而命运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焦芳万万没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注意到了他,而且直接晋升他为户部尚书!

那可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执掌天下钱粮的大司农啊!

一时间,焦芳不由愣在了原地。

这突然间发生的惊天变化,让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陈宽笑眯眯地看着焦芳,主动出言提醒道:“焦尚书,快快接旨吧,陛下还等着你进宫面圣呢!”

此话一出,焦芳顿时醒悟了过来,然后忙不迭地接旨谢恩,随即跟着陈宽意气风发地入宫面圣。

这离奇的一幕,顿时引得吏部官员议论纷纷。

毕竟这焦芳可是出了名的德行卑劣之人,陛下怎会偏偏升此人为户部尚书?

王鏊见状呵斥众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目光深邃地看向了焦芳。

陛下为何偏偏重用这个焦芳?

难道收拢权柄就只能依靠这些奸佞小人吗?

若真是如此,只怕日后的正德朝堂,就是奸佞当道了啊!

一时间,王鏊忧心不已。

他回想起了天官马文升对他的嘱托。

“陛下要收拢权柄推行新政!”

“但吏部掌控天下官员铨选,绝不可落入奸佞手中!”

不管如何,王鏊都不会容许,焦芳之流执掌吏部大权,那样大明王朝才会真正的烂到骨子里了。

即便,他死!

焦芳意气风发地入宫,走进大殿后直接跪倒在地上。

“臣焦芳叩谢陛下隆恩!”

朱厚照看着这家伙,眉头忍不住一皱。

说实话,焦芳这种货色,他确实看不上。

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还嫉贤妒能,喜欢污蔑谩骂他人,就是个活脱脱的奸臣典范。

要不是眼下无人可用,朱厚照当真不会让这种人身居高位。

不过朱厚照是皇帝,既然是皇帝,那就不能片面地看一个人,单纯以道德好坏区分什么臣子,那样的皇帝只会是个蠢货。

“焦芳!”

“朕跟你明说吧!”

朱厚照冷眼看着这家伙。

“你做的那些事情,朕也多有耳闻。”

“似你这种道德败坏毫无气节的东西,想要身居高位根本就不可能,吏部尚书王鏊也不会同意,内阁首辅杨廷和更加不会同意,是朕力排众议强行将你提拔上来的。”

听到这话,焦芳那是既惊又怒,心中对王鏊和杨廷和也生出了恨意。

老子道德败坏,老子毫无气节,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圣人了吗?

“臣多谢陛下隆恩!”

该谢恩还是要谢恩。

焦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今日之后,他焦芳就不再是阉党,而是……帝党!

“你做这个户部尚书,只有一个要求,尽快将户部掌控在你手中,或者说掌控在朕手中!”

“如果伱做不到,身居高位却不能驾驭下属,那朕不但会废了你,还会革除你的功名,让你彻底滚出朝堂!”

“焦芳,听明白了吗?”

焦芳闻言身子一颤,强忍着内心的惊惧惶恐,急忙叩头表态。

事情办成了,他就是户部尚书,事情办不成,他不但要被革职,还要被革除功名!

这等恶毒酷刑,皇帝陛下是怎么想出来的啊,未免也太凉薄了吧?

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已经被架到了火上烤!

只能成功为陛下掌控户部,没有失败可言!

等焦芳走后,朱厚照忍不住幽幽叹了口气。

“大珰啊,你说说看,为什么朕就只能重用这种奸佞小人呢?”

朱厚照现在还是个热血沸腾的小青年,所以他自然仰慕英雄豪杰,对焦芳这种奸佞小人是打从心底里面看不上。

奈何形势所迫,他就算再看不上,也不得不重用这个焦芳啊!

不然呐,他朱厚照该用何人做户部尚书?

那些名声好的,真不一定名声好,很有可能是文臣武将勋贵鼓吹出来的。

比如刘大夏那个该死的杂碎,名声足够好吧?

赫赫有名的弘治三君子,简直不要太好!

但是这个杂碎做出的那些事情,真是什么君子所为吗?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不知多少湖广乡党因她刘大夏一人而仕途顺畅青云直上,不知多少平民百姓丧命于这些湖广乡党的盘剥之中!

说一千道一万,朱厚照想要跟这些文臣缙绅斗争,收回属于自己得帝王权柄,那他就不得不违背心意,重用一些诸如焦芳这种没有道德被士绅缙绅排挤打压的奸佞小人!

一想到这儿,朱厚照突然就明悟了。

“朕总算是明白了,为何历朝历代会出现那么多的奸臣佞臣啊!”

陈宽一直没有吭声,听见这话却是欣慰地笑了笑。

历朝历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奸臣佞臣?

难道那些奸臣佞臣真就是只做了坏事吗?

说到底,不过都是帝王制衡臣子的手段罢了。

朝堂争斗面前,哪有什么非黑即白啊!

如果一个王朝,满是什么忠正贤良,满是什么君子贤臣,那这个朝堂绝对会有大问题!

比如……弘治朝堂!

陈宽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到了,所以他立刻疯狂地摇了摇头,驱散这些大逆不道的念头。

弘治一朝,可以说是“圣君贤臣”的标准模板,可是这些“圣君贤臣”最后做出了什么成果呢?

民穷财尽,军民困苦……

朱厚照略显诧异地看向陈宽。

“大珰,你在想什么呢?”

“皇爷明鉴,臣只是在想,如汤侯这样一心为国的人,确实不多了!”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即点了点头。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