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专职提督!(2 / 2)

“陛下明鉴,三将提督营务,这是代宗陛下定好的规矩。”

刘大夏试图据理力争,沉声道:“朝廷不是没有尝试过以一将提督团营,但营中各种势力和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主将绝非仅有军事才能即可胜任。”

“是以朝廷都从三大营六主将中,挑选二三人兼提督团营,这样也是为了防止一将提督专权滥权!”

不得不承认,刘大夏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先搬出三将共同提督营务的祖宗成法,然后又提醒了小皇帝一句,你让汤昊一人执掌新营,怎么放心得下的?

兵权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很敏感,尤其是对于皇帝而言。

这两万五百余人,可是京军最后的战力,你就这么交给汤昊一人执掌,那万一他汤昊生出了什么异心二心呢?

所以,三将提督,监枪太监,协理文臣,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为了祖宗基业,为了江山社稷打算!

但是,刘大夏远远低估了小皇帝对汤昊的宠信程度。

“呵,一将提督会专权滥权?”

“大司马这话说的真是有趣,三将提督的时候,就不专权滥权了?”

“再加上监枪太监,再加上协理文臣,以往这十二团营可是全都按照你们所说的祖宗成法去办的,可是结果呢?”

“要不要朕再提醒你一下,现在的十二团营都是什么鬼样子?你怎么有脸还说出专权滥权的话来?”

小皇帝毒舌本事越发精湛,你敢说我就敢骂,反正你不敢骂朕!

刘大夏是真的不敢怼皇帝,平白又挨了一顿骂,索性低头请罪。

汤昊见状思索片刻之后,还是开了口。

“大司马,祖宗成法,可不是只有这一条。”

“成化三年,宪宗陛下命仍旧分十二营操练,兵部其会举坐营官以统领之,仍推举文武大臣各一员总督其事,务在得人,明确要求武将只需一人。”

“不久,原神机营总兵官定襄伯郭登作为唯一的武将,受命与兵部尚书白圭、太监裴当提督十二营操练团营,是以团营存在过一员主将且专职提督的局面,这是不是祖宗成法?”

文臣缙绅,一向很有意思。

他们需要的时候,就从以往的先例中搬出旧制,高喊什么祖宗成法。

反正只要是以前那些大明皇帝做过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对他们有利的祖宗成法。

恰巧汤昊也会这一招,他同样可以搬出这所谓的祖宗成法。

小皇帝听后顿时高喊道:“对啊,既然团营存在过一员主将且专职提督的祖宗成法,为何不能用?”

刘大夏闻言眉头一皱,随即戏谑嘲讽道:“怎么?中山侯这是觉得,自身武略与威望可以与忠武定襄侯比肩?”

郭登一生相继随兵部尚书王骥、黔国公沐斌征麓川、腾冲等地,土木之变后,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至大同城边,企图诈开城门,郭登设计诱敌,迫使也先退兵,次年又于沙窝、栲栳山连破瓦剌军,以功封定襄伯,乃是正统朝罕见的名将。

成化八年,郭登去世,获赠定襄侯,谥号“忠武”。

论功绩论资历论威望,现如今的汤昊,自然无法与忠武定襄侯相提并论。

但是,并不代表他以后就不可能!

汤昊看向刘大夏,轻笑着开了口。

“大司马这话说的,谈祖宗成法就谈祖宗成法,何必说这些没用的话?”

“本侯有没有资格与忠武定襄侯相提并论,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你要谈规矩,那就好好谈规矩,不要搁这儿人身攻击嗷!

刘大夏还准备开口,可小皇帝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既然是祖宗成法,那就这么定了吧!”

“从十二团营重新选锋,另立新营,令中山侯举坐营官以统领之,兵部侍郎许进提督,如何?”

小皇帝其实也明白,汤昊一将专职提督,这是文臣缙绅的底线。

要是再不设置一个协理文臣,这刘大夏绝对不会答应!

与其继续扯皮下去,不如先将此事定下来,至于那个许进,日后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英国公张懋率先表态,高喊“陛下圣明”!

中山侯汤昊也跪倒在地上,跟上了输出。

一时间,刘大夏倒是有些坐蜡了。

他这个兵部尚书,现在进退两难。

要是真答应了此事,恐怕内阁那边过不去!

对了,内阁!

刘大夏眼前突然一亮,随即也索性开了口。

“陛下圣明!”

朱厚照见状颇为欣喜,当即就让张永去内阁一趟,命内阁拟旨然后昭告天下。

张懋见目的达成,就与刘大夏行礼离去。

汤昊也准备走了,却被小皇帝给拉住了。

“急什么?”

“好不容易入宫一趟,陪朕多聊会儿!”

刘大夏深深地看了汤昊一眼,随即径直起身离去,直奔内阁。

没错,皇帝陛下是下旨了。

可是这旨意能不能推行下去,那还要看内阁三阁老同不同意!

你汤昊还想独掌新军,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内阁三阁老不扒了你身上这层皮!

今日第二更,汤昊即将执掌新军,走上富国强兵的主线道路,新人新书不易,还望读者朋友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