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2 / 2)

白衣披甲 真熊初墨 3785 字 2个月前

“能做,为什么不做?”

袁小利愣住。

能做,为什么不做?

治病救人。

初心不改。

只是走的时间长了,遇到的事情多了,渐渐的忘记了最初是怎么想的。

可罗浩真的这么想?

袁小利被罗浩感动了0.5秒后清醒过来。

不信。

要知道无论是颌面部血管瘤还是肠梗阻的插管减压手术,都需要相关科室、相关医生的配合。

不然的话连患者都没有,做个屁的手术。

想要别人配合,没有好处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医大一院都一样,只不过对方要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治病救人,袁小利理解。

可自带干粮、刷脸的治病救人,袁小利怎么都想不通。

“袁老师,科里所有急诊都是您做?”罗浩问道。

袁小利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

“放心,我不抢。”罗浩安慰道,“刚才我说的是开玩笑,实际上我的确需要一些高难度手术来维持顶级的手术技术水平,别人不懂,您一定懂。”

“那你?”

“我做颌面部血管瘤,至于别的手术,算是热热身。”

“我师兄做这项研究已经将近10年了。”袁小利平淡说道,“哪怕有科研,你也只能再国内发。”

“呵呵,不说了么,为了治病救人。”罗浩笑了笑。

袁小利有些恼怒。

罗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直在呲自己,一句实话都没有。

这个狗东西!

是真特么的狗,平时说话也和跟患者交代病情似的,翻来覆去都是没意义的车轱辘话。

罗浩根本没在意袁小利的感受,他看着被点亮的医疗组名单,心情愉悦。

和袁小利擦肩而过的时候罗浩问道,“袁老师,咱们急诊手术一个月能有多少台?”

“不一定,多的大概有40台左右。”

这么多!

罗浩精神一振。

虽然和系统任务相比这个数字还是偏少,但罗浩知足。

完成任务不能光投机取巧,还得靠自己。

能在袁小利、老崔那面得到一些“偏帮”,已经是上上大吉了。

“辛苦。”罗浩轻声说道。

辛苦?

怎么像是沈自在跟自己说话?袁小利愣住。

手术做的无惊无险,减压后还没等回病房,患者的腹胀就开始缓解。

送患者回去,尤总讪讪的想要表达感激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罗浩觉得有些好笑。

没在科室做过多停留,罗浩和陈勇回“宿舍”准备休息。

“陈勇,你祈福都有什么效果?”罗浩在回去的路上问道。

“嗯?什么效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勇也一头露水。

罗浩总不能跟陈勇说幸运值40+1的事儿,犹豫了片刻,罗浩问道,“祈福维持的时间是多久?”

“长的一两个月,短的几天,看各人。我师父祈福一次只能维持一周左右,你比我师父强多了。”

那是,40+1,自己基础要远远超过姜文明。

罗浩还是想不懂,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秘密,他也没多问。

回到宿舍,陈勇早早洗漱休息,今天应该不会跑出去夜不归宿。

罗浩则整理相关的论文、科研、课题等等资料,最后审核一遍,准备明天送给金院长。

对于使用【心流】技能的b问题,罗浩也没解决的办法,只能全力提升手术水平,非必要尽量不使用【心流】。

一想到要做颌面部血管瘤必须用【心流】,罗浩浑身都不舒服。

尽快破格吧,把手术等级再+1,要不然怎么办。

……

……

一早。

冯子轩接到了无数的电话。

有大院长打来的,有常务副金院长打来的,有科教处处长打来的。

医务处就是个屎盆子,有新鲜的鲍鱼他们从来都不会想起自己,冯子轩心里想到。

但事情已经发生,冯子轩想躲也躲不过去。

这件事特别离谱。

由于国际期刊撤回大量国内学者发表的论文,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

综合几家头部新闻报道,很多家高校发布消息,称2023年以来,w等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国内学者发表的论文,对中国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已发布通知,决定在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医大一院并不是那种地市级攀附省城医科大学的野鸡三甲医院,它们和医科大学联系紧密。

所以这次的自审、撤稿风波医大一院肯定要注意,甚至肯定会查出来有假冒伪劣论文,至于数量多少,现在还不知道。

站在机关楼大门口,等到金院长来,见面后冯子轩叹了口气。

“金院,这次的事情很大,我感觉会有风浪,咱们虽然属于最边缘的单位,还是要小心点好。”

“行,那最近小心点,你和临床主任们打个招呼,平时水论文什么的无所谓,真要是这个风口浪尖出问题,责任自负。”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上楼。

风浪有多大,谁都不知道。

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风波,又或许这次事件会耽搁无数人的前程,杀的人头滚滚。

“叮~”

电梯门打开。

一张熟悉的,满满阳光的笑脸出现在眼前。

罗浩一早就到金院长办公室的门口等着“汇报工作”。

金院长看见罗浩手里捧着一大堆文件的瞬间,小脑已经开始萎缩。

忘了答应过罗浩。

可这个风口浪尖,还是忍一忍吧。

但怎么跟罗浩说呢?

“金院长早,冯处长早。”罗浩微笑,朝气蓬勃的打招呼。

“小罗,正要找你,你是不是也知道了。”金院长知道躲不过去。

罗浩对破格的事儿极其上心,刚来医大一院就连番找自己汇报工作,暗戳戳的提醒自己别食言自肥。

这孩子的确很能干,可有些心急了。

才27,不到28岁,这么急吼吼的要当教授干嘛。教授不过是个虚名,顶多一个月多几百块钱。

能牵动帝都的那么大人脉,金院长才不信罗浩会在意这么点工资。

“什么事儿?”罗浩愣了下。

“小罗啊,正好有事儿找你,既然你不知道,那我讲给你听。”金院长坐下,冯子轩熟稔的烧水、泡茶。

“金院长,请指示。”

“最近教育部发文,因为国际期刊大量撤销咱们学者的投稿,所以要求各大院校展开自查工作。”

罗浩的笑容没变,依旧阳光灿烂。

一缕阳光落在金院长的脸上,恍惚之间,他竟然没分清是真的阳光还是罗浩的笑容。

“哦,原来是这事儿啊,我知道的。”罗浩笑了笑,“您放心,和我这面关系不大。”

“小罗,不能顶着风口浪尖上。这次的风波可能很小,几天就过去了,但万一是滔天巨浪呢?没必要冒风险,你还年轻。”金院长沉声告诫,“我答应你的事儿绝对不会忘记,你放心。”

冯子轩听金院长这么说,烧水的动作没变,安静如常。

“金院长。”罗浩沉思少许,微微一笑,“咱们医疗界有一件往事,您肯定知道。”

“什么事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有三甲医院的说法。”

“嗯,怎么了。”金院长看着罗浩,认真的问道。

罗浩这孩子与众不同,金院长只是不肯冒险,却并不是想放他鸽子。

平白无故得罪这么个新星,完全没必要。

“那时候各大医院开始准备资料,但我家协和却没准备。”

呃!

金院长一怔。

冯子轩烧水的动作停滞。

当年的事儿他们隐约知道点。

全国评审三甲医院,其他医院积极递交审批材料,但只有协和纹丝不动,屌都不屌那面的要求。

别问,问就是没时间。

第一批三甲医院名单出来,审核的大佬犯了愁。

没有协和,人家连审批材料都没送。

可要是没有协和的话,这份名单的权威性就值得商榷,甚至根本没人把三甲医院当回事。

去找协和院长?

他们的级别根本够不到。

最后没办法,哪怕协和没递交申请材料,依旧只能硬着头皮把协和的名字给写上。

还有最近几年某次毫无必要的审查,干扰了临床工作,协和几个院士当面把审查组一顿臭骂,脑浆子差点没骂出来。

后来那事儿不了了之。

协和在国内的地位超然。

可,

这和罗浩有什么关系?

金院长皱眉。

“金院长,我的论文都是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要说学术造假的话,他们肯定不同意。”

“科研只有两项,一项已经出了成果,是王校长统筹,由我领衔做的。最近发表的4篇《》,2篇《r》,2篇《》的数据和推论都来自这里。”

金院长的脑子一阵迷糊。

“这么多了?”金院长恍惚问道。

“嗯,都是周刊,我的数据对长冠的研究与治疗都有实际意义,所以他们也愿意刊载。”

!!!

!!!

“金院长,风口浪尖没问题,您知道,风浪越大鱼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