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第238章 差事(二)(2 / 2)

崔渡失笑:“我就会种田,其余的事我不太懂。既然郡主派你来,可见认可你的想法。你只管做就是了。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你说便是。”

卢琮心头松了一松。

有大能耐真本事的人,难免都有些傲气。像崔公子这等大才之人,便是去了朝廷,至少也得封个四品官。崔公子这般随和好说话,委实出乎他的意料。

崔渡将条陈还了回来,卢琮便择其中几条要紧的说了。

崔渡点了点头:“你说的我懂了。十四县派人来学种新粮,需要在田庄里住上一两个月。这样的事以后还会有。所以,现在要准备屋子给他们住,吃喝也得都预备上。等他们来了之后,我每日带着他们下田,就在田里现教现学。”

就是短期进修班嘛!

这个他熟得很。

卢琮舒展眉头,连连笑道:“是是是,崔公子说的是。崔公子只负责教导他们种田,其余一应琐事,都由下官来安排。”

崔渡咧嘴一笑:“正好,还有几日就要收红薯了。我正愁人手不足。”

实践出真知。农学嘛,纸上谈兵没用,就得在实践中学习。

林庄头很快被叫了过来。得知将有一两百人来田庄,林庄头也是喜上眉梢,显然和崔渡想到一起去了。

不过,来这么多人,安顿也确实是问题。吃的倒是好解决,田庄多的是粮食,一日三顿多做些饭菜便是。住处就得好生安排了。

卢琮和林庄头商议过后,让亲卫家眷们腾出二十间空屋出来。

这些琐事,不用崔渡操心,他现在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即将成熟收获的红薯上。也无暇操心这些琐事就是了。

如此忙碌四五日,各县来人陆续进了田庄。

公文上注明五到十人,有的县城就派了五个人来,譬如博望比阳叶县,这三个上县各自有产业,不以农耕为主。大多县城都派了十个人。还有一个更离谱的,直接派了二十个人来。

卢琮看着舞阴县来的二十个农夫,哭笑不得,对亲自送人前来的高县令道:“高县令怎么带了这么多人来?”

高县令厚着脸皮笑道:“舞阴县今年干旱欠收,百姓们都急得很。听闻有抗干旱产量高的新粮,我便多带些人来,想着人多学得快,回去推广起来也更便利。还请卢舍人多多体谅。”

能学种新粮,食宿全管,这等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啊!

卢琮无奈又好笑。不过,来都来了,总不能再撵回去:“也罢,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高县令连连拱手谢过卢舍人。

说起来,姜韶华令卢舍人来办差,确实最合宜。像高县令这样亲自领人来田庄的,不在少数。卢舍人熟悉官场,和众人应对起来分寸拿捏得当。换了陈瑾瑜或马耀宗来,只怕就没那么顺当了。

最后一个到田庄的,是郦县的蔡县令。

卢琮看到蔡县令的那一刻,脸都快抽筋了:“蔡县令怎么带了这么多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