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241章 序幕(一)(2 / 2)

不过,北方旱灾严重,也绝不能袖手不管。

接下来的两个月,北方依旧无雨。河床水位大幅降低,地里已经干出了裂痕。

上奏折的郡县,多达十几个。

照此下去,来年春耕势必大受影响。

太康帝心急如焚,嘴角生了几个水疱。

……

大梁七年春,北方十二郡遭旱灾,春耕后种子连芽都没露。朝廷勉强拨粮赈济,却是杯水车薪。快要饿死的百姓,绝望中纷纷抛家舍业逃荒。

他们中的大多数,一辈子都没离过家乡。如今被世道逼得逃亡,只知往南去,往京城的方向跑。

在路上饿死倒下的,不知凡几。

郑太后日日在佛像前念经拜佛烧香,亲自抄写经书,还在佛前发了宏愿,一直吃斋,直至北方降雨。

此事传开后,京城百姓纷纷赞扬太后娘娘心善。

太康帝同样信佛,和郑太后一同吃起了斋饭。

太后党声势大涨。

丞相党官员们心中不忿,私下动作频频。兵部员外郎上奏折攻诘安国公贪墨军资,紧接着,朔方郡驻军因欠缺军饷闹起了兵变。倒霉的驻军武将,被哗变的士兵们一拥而上,砍成了数断。

此事传至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康帝大怒,立刻派兵前去朔方郡镇压兵变。

这一支哗变的驻军,一共只有三千士兵。朝廷军队还在半路,驻军就乱了套,四散奔逃,成了兵匪。

原本就受旱灾的朔方郡饥民,又被兵匪们霍霍,终于被逼至绝路,有的被杀,更多的被裹挟成了乱军。

这股乱军,像滚雪球一般,从几千人,迅速扩大到了两万多人。他们冲进大户抢粮食,冲进邬堡将人杀得干干净净,还冲进了一个县城。那县城是个下县,城墙年代久远,几百个士兵抱着数十根木头重重一撞,城墙便坍塌了一片。

乱军冲进县城后,烧杀抢虐一番,再次匆匆逃窜。

朝廷军队追击乱军,越追越愤怒。

人性中的恶,在极端的情形中被无限放大。被裹挟入乱军的百姓,拿起兵器杀了人见了血,身体里的兽性也被唤醒。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人。

被抢劫一空的县城,尸首遍地,血液将地面都浸透了。侥幸活下来的,也多受了严重的刺激,悲凉的哭嚎声绕梁不绝。

这伙乱军,逃窜了一个月后,终于被朝廷大军迎头追上。厮杀几日后溃败,被砍了足足两千颗头颅。

剩下的乱民,也不能再发还原籍,直接被押去了附近的矿山里。

这一场民乱,也成了大梁乱世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