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新粮(一)(2 / 2)

手腕骤然一紧,又被郡主抓住了。

不过,这一回郡主控制了力道,温柔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眸似闪出光来:“真能有二十石?”

要知道,时下一亩上等田,精心伺候着,最多也就产四石粮食。如果是中等田或是下等田,产量就更低了。

崔渡一张口就是二十石以上的粮食,这就意味着一亩地产出能翻五倍!如果崔渡说的是真的,这可是能改变南阳郡缺粮能活无数人命的天大喜事!

崔渡点头:“我这还是往少了说。玉米可以当做主食,玉米杆可以喂牛羊。红薯的用处更多,红薯叶也同样可以吃。”

“而且,这两样粮食适合干旱地区。如果明年后年真如王爷托梦那样,南阳郡会遇到大旱。改种玉米和红薯,就是最好的选择。”

姜韶华眸光灿灿:“到哪儿能寻来红薯玉米?”

崔渡摊摊手:“这我就不清楚了。”

姜韶华:“……”

姜韶华也没恼怒,先松开崔渡的手:“你言之凿凿,可见这世间定然有这两种粮食。我们这里没有,就派人出去寻粮种。”

“郡主最好派人去沿海的地方找一找。”崔渡想了想建议道:“只要能寻来粮种,我就能种出红薯和玉米。”

沿海的地方啊……姜韶华思忖片刻,去书架边拿了一张折叠好的纸过来,展开后细看,竟是手绘的大梁地图。

“这地图,是祖父当年离开京城的时候,从宫里带出来的。”姜韶华轻声道:“祖父闲着的时候,经常翻看,后来被磨损了不少。”

地图确实有些破旧,纸张泛黄,墨迹也有些模糊。

姜韶华细白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最后落在一处:“这里是广州,沿海有南海郡新会郡高粱郡。南海郡有码头有海商,我派人去一趟。”

郡主麾下有忠心的文臣武将,有实力有人手。要办这么一桩事,不算为难。

崔渡嗯一声。

姜韶华下定决心后,半刻没有拖延,亲自去开了书房的门:“银朱,荼白,你们两人立刻去请陈长史和冯长史过来,就说本郡主有要事相商。”

……

陈冯两位长史今晚各自喝了一些酒,正昏然欲睡,被郡主紧急相召,睡意顿时飞走大半。

两位长史各自出了院子,结伴而来。

进书房后,陈长史不动声色的瞥一眼和郡主独处的崔渡:“郡主召臣和冯长史前来,不知有何要紧事?”

姜韶华挑眉而笑:“是一桩事关新粮的大事!”

大梁以农耕为国本。百姓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

新粮二字一入耳,陈长史和冯长史最后一点困意不翼而飞。

“崔渡,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