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四海货运(2 / 2)

听了十几分钟,听到里面人上栓,然后是关里面屋子的门,然后再没有动静了。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孙义成开始了动作。他先是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就开始奔跑,到院墙跟前时一只脚在墙壁上一蹬,借力就翻上了墙头。这种不是很高的院墙,根本就用不着飞爪。

闪身翻下院墙,朝院内观察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广场,广场上还停着七八辆卸了马匹的大车,广场北面有一间很大的房子,看样子好像是一间仓库,而广场的一侧,堆放着一大堆的煤,整个广场上都铺了一层煤渣。

看来这是一个做煤生意的店铺。可惜,是在跟日本人合作,说不定这些煤就是要运到日本去的。

先到那个类似仓库的大房间的窗户朝看了一下,结果里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孙义成只好使用老办法开锁而入。进去之后发现果然是一个仓库,仓库一半的地上已经放满了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由于仓库的窗户都是透亮的,孙义成不敢点蜡烛,只好走到那一大堆东西跟前,靠近了再看。走近一看,是一大包一大包的,也不知是什么。

用手去摸,软的!再用手摸摸,感觉有些像是棉花。双手抱住一个大包使劲抬了抬,没有错,是棉花。

棉花在现在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战略物资了,这东西往大里说经过浓硫酸等化学处理可以制作成硝化棉,是制造火药炸药的重要原料,往小里说冬天穿的棉衣里面这是必需品,八路军最缺少这东西,今天说什么也得弄走这些大棉包。

再次用手掂了一下这些棉包的重量,大概在一百五到两百斤的样子。一般做一件棉衣需要一斤棉花,加上棉裤那就是两斤。这样计算下来,这一包棉花可以够给七十到一百人做一套棉衣了。

想到这里孙义成又兴奋了,他赶忙开始将这些棉包往空间里送,一边送还一边计数,一包、两包、……两百零六包、两百零七包、两百零八包。

数到两百零八包时,地上大的棉包已经没有了,小一点的却还有不少,用手再拿时,感觉很重,伸手再摸一下,好像是布!棉花加上步,这下总算是配套了。

就这样,十几分钟时间,原本空了一半的仓库现在全空了,所有东西全部进了孙义成的空间。

从仓库里出来,锁好门,孙义成又悄悄地往广场另一边,也就是大门方向摸去,大门不远处的一排房子看样子是住人的。

走到前面的时候,一间屋子里面有灯光透出,悄悄靠近窗口下听了片刻,听到有人在里面轻声说着什么,他赶紧远离窗户,准备离开,猛然发觉刚才的人说的好像是日语。

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情况,四周一片寂静。现在也就九点多,人都睡了?想了想,不由哑然失笑,现在是民国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正常现象,就算是在城镇,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八点都已经睡觉了。

又来到窗户下,将手指在嘴里沾湿,将窗户纸弄出一个窟窿,右眼朝里一看,只见屋子里一个身穿和服的男子倒在地上,嘴里不时发出断断续续的呼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