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积极进取的六分区(2 / 2)

后面的与日军便衣队遭遇,双方展开战斗,自然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按照孙义成原先的计划,是准备将这些人里面的一部分干掉,再让刘秘书几人带点伤离开。不过田书记既然说了不能在武安境内让这些人出事,孙义成也得照办,于是才有后面那出。

经过这么一闹腾,估计张荫梧那边对武安也就死心了,不会再来纠缠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孙义成还是在根据地周边外围安排了民兵隐蔽哨位,若发现有国民政府的人进入,立即想办法驱离。

解决了国民党顽固派派来摘桃子的人之后,孙义成给特种大队又布置安排了一些训练任务,让石梁带着训练(有关石梁调入特种大队的事情,前文已经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他自己则返回分区司令部,准备和几位助手商量一下,看如何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

前文刚叙述了一下,六分区队伍扩展以后(由武安周边民兵改编的新二团已经编成)以后,部队士兵个人战斗力和之前的独立大队时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特别是由武安周边民兵改编的新二团成立以后,孙义成觉得对新一、新二团的士兵必须得进行更加严格的军事训练。

训练新兵最合适的人员莫属之前独立大队的那些军官,特别是当初那几个中队长、副中队长,可惜现在他们都已经是团长副团长级领导了,手下部队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孙义成也不能把他们抽调出来,只能自己上手编写训练大纲,然后交给特种大队的士兵来执行,让抗战学校的学员辅助。

抗战学校就是之前的教导大队,夺取武安后随着队伍扩大,孙义成觉得有必要建立一所基层军官培养学校,于是就将教导大队转身变为学校。关于学校的名字,叫军官学校感觉有些太大,叫士官学校虽然合适但有些和日本人的军校名称相近,最后干脆就取了一个“抗战学校”。

学校建成以后,几个团的团长就成了客串老师,时不时地来学校上一天半天课,孙义成和军分区领导也时常去学校教习一下理论课。当然,更多的时间老师是由各主力团基层的班排长来担任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他们最熟悉的“三三制”战术。

最初的学员均以新一团基层班排连副手为主(主官是老兵担任的),随着新二团组成,又一批班排长也加入了军官学校,让学员数量增加到了快一百人。这些学员在经过短期培训后,返回各自的部队,继续担任副手,有空位时再予以扶正。

队伍的训练中,孙义成特别强调了加强肉搏战的刺刀训练。

由于弹药充裕,之前部队训练时对于拼刺刀这个项目,孙义成并没有太过于严格要求,能用子弹解决的敌人何必费事要去拼刺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