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憋屈的杉山元(2 / 2)

由于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日本政府快速占领中国的计划破产,中日之间的战争变成了长期的战争。

战争的长期化完全打乱了日本陆军与大本营的计划。首先,飙升的军费成为日本国家财政预算与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尽管日本军费预算相比前一年翻了6倍,但也仅能保障17个陆军师团的作战消耗,无法完全保障深陷中国战场的20余个师团。

骤增的军费使日元的通货膨胀率比战前增加了3倍,不但严重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经济运行,也打乱了日本陆军的整军计划。日本陆军已增设17个师团并征募了73万人进入现役,但作战部队的兵员结构并不理想。因战争扩大,大本营只能通过恢复两年在营兵役制度、延长服役期等方法填补兵员缺口,其后果便是新组建的部队中近九成为预备役兵,部队战斗力差,官兵平均素质降低。

于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的1938年10月中旬,大本营决定进入对华持久作战态势,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转而试图通过政治上的施压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在华北,因为大本营战略转变,华北方面军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作战目标。杉山元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再加上他自己的野心,想要对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平原进行一次大的行动,彻底消灭敌后的八路军。

可随着大本营《昭和十三年秋季以降对华处理方策》下达,要求华北方面军迅速确保华北地区重点城市与主要交通线的“治安”,不再随意扩大战线。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之前大本营已经制定好的军事计划,包括在华北是“治安”行动。

大本营的新命令,让杉山元非常不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权力,小范围内调动一些兵力,来完成自己的计划,彰显自己的武力。

让杉山元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大本营《陆军对华作战指导纲要》出台,将华北地区定义为“对苏作战前线地区的稳固后方”后,严禁任何部队在没有上报大本营前私自行动。杉山元的计划逼迫中断,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大本营之前制定好的计划,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为了发泄心对大本营的不满,或者是自己心中的憋屈,杉山元在接下来大本营的扫荡行动中,决定夹带一点私货。

原本山西是大本营指定的扫荡重点,杉山元决定在这个重点中再指定一个重点,将扫荡的目标放在了山西和河北交界的晋东南地区。其次,为了解上次在冀中冀南吃的亏,报被八路军消灭几个大队的仇,杉山元决定以配合山西第一军的行动为由,十二军届时也会有一些行动。

至于是什么行动,在上报大本营的电报里,华北方面军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计划,只是说还在制定中。而这,恰就是杉山元的意思,他想要临机处决权,在第一军行动的时候,十二军再见机行事,这个见机,自然针对河北平原而已。

孙义成的记忆中,历史上华北日军三九年七月对山西八路军根据地发动的扫荡,是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挥的。这家伙一次就调集了五万余日伪军,对八路军晋中、晋南的根据地进行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