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曾国藩惨败天国投降苏曳(2 / 2)

用望远镜一看,陈玉成站在城头之上,右手臂上系着红布。

李续宾和罗泽南一愕,你……你这是做什么?

你不是应该藏在黑暗之中的吗?

忽然,陈玉成朝着两人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接着,他直接扯掉了右手臂上的红布。

他身边无数的士兵,也扯掉了右手臂的红布。

李续宾和罗泽南开始颤抖。

怎么了?怎么了?

就算这样,我们也完全占领了你们的阵地啊。

什么味道?什么味道?

什么声音?

是引线的味道?

埋了火药?!

不可能,不可能。

火药极不稳定,我们进入阵地后,都先用火烤过的。而且找了几十条狗嗅过,火药味很容易嗅出来啊,哪怕隔着一层土也能嗅出。

寻找了上百个点,用火焰烤过。

但是,下一秒钟。

“轰轰轰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

一连串地引爆。

爆炸的不是黑火药,而是。

这种炸药,远远超过了湘军所有人的认知。

威力足足是黑火药的五倍。

“轰轰轰轰……”

无比凶猛的爆炸,继续不断。

整个天京城,震耳欲聋,地动山摇。

就眼睁睁看着,无数的湘军被炸飞,炸得支离破碎。

用不着罗泽南和李续宾的命令,剩下的湘军拼命地逃窜,拼命地想要从阵地和壕沟里面冲出来。

但是,来不及了。

这是恐怖的屠杀。

罗泽南和李续宾拼命地往外跑。

为什么?为什么?

陈玉成,你为什么这样做?

“轰轰轰轰……”

背后一阵恐怖的爆炸,直接把李续宾和罗泽南的的身体炸飞了出去。

……………………

与此同时,紫金山上。

曾国藩拿着望远镜,看着朝阳门内的一切。

当惊天动地爆炸声响的时候,他整个身体猛地一颤。

遍体冰凉,满心绝望。

中计了,中计了!

然后,就陷入了麻木。

“不可能,不可能……”

“已经派了人提前侦查了,还带了几十条狗进去,如果有火药,早就闻出来了,早就闻出来了啊……”

火药的味道很刺鼻的,因为里面有硫磺,哪怕埋在土里面也能嗅出来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

天地安静下来,剧烈的爆炸声停止了。

然后,就是一阵阵厮杀声。

东华门内的太平军杀出来了,陈玉成亲自率领本部大军杀出来了。

剩下没有死的湘军,面临着无数太平军的围剿。

赵烈文颤抖道:“大帅,要不要派兵去救援?”

救援?怎么救援?

就算如此,曾国荃、鲍超还是率领军队冲到朝阳门外,接应逃出来的湘军。

但是,惊人的爆炸使得无数的废墟,直接堵住了朝阳门。

里面的湘军就算想要逃,也出不来。

唯有从城墙上直接往下跳。

曾国藩一动不动,望着里面发生的一切。

足足好一会儿,他猛地转身望向赵烈文,嘶声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赵烈文直接跪下道:“大帅,学生不知道,学生不知道啊。”

“但是,学生和陈玉成谈的时候,他……他确实没有破绽啊。”

曾国藩死死盯着赵烈文。

但是,招降陈玉成是他曾国藩亲自进行的啊。

就这样,厮杀声一直响到了半夜,然后安静了下来。

进入朝阳门的五万湘军,近乎全军覆灭,惨烈之极。

……………………

次日!

双方士气发生逆转。

太平军士气如虹,而湘军士气凋零。

昨夜,直接葬送了四万多主力。

而且,这还是湘军最最精锐的一部分。

罗泽南死了!

李续宾命大,被拼死救了出来,但是也断了两条腿。

接着!

两日之后,又一个噩耗传来。

发逆伪王赖文光和陈得才,率军南下,正式攻破了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淮安。

夺取了漕运衙门剩下所有的船只。

又几日之后,赖文光和陈得才部从扬州方向杀来,绕过了扬州,攻占了瓜洲,攻占了浦口,攻占了江浦。

至此!

双方的兵力发生了逆转。

湘军和绿营加起来,大约还有十五六万。

而太平军加上赖文光和陈得才部,有十六七万大军。

于是,曾国藩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继续打下去?

还是撤军?

赖文光和陈得才部,早不来,晚不来。

偏偏在陈玉成诈降,让湘军损失惨重后五天后,赶到了江北战场。

还能不能打下来?

按照道理,就算打不下来,也应该继续围困天京城,让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获胜。

只要他不撤军,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先收复了河南失地,苏曳也输掉了中枢之战。

但是……

太平军好像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

接下来,太平军开始了疯狂的反攻,完全不要命一般地往外杀。

而赖文光和陈得才,也从江北方向不断往南杀。

双方拼命地打消耗战,仿佛完全不顾伤亡了。

“大帅,不能这样打下去了。”李续宜道:“这样打下去,我们湘军就完了。”

曾国藩道:“拖住局面,等河南那边,僧格林沁和胜保赢。”

李续宜道:“大帅,我们继续打下去,是在帮苏曳啊。”

曾国藩一愕。

彭玉麟道:“对,涤生,我们这样打下去,确实是在帮助苏曳。”

“这几年来,苏曳不断收服了发逆高层之心。但是他不可能收复所有发逆士兵。”

“现在李秀成、李世贤带着军队拼命和我们冲杀,这样不但消耗我们的军队,还消耗发逆的军队。”

“军队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了军队,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发逆的军队越少,对苏曳未来就越有利啊。否则剩下十几万大军,苏曳根本就无法安置。”

“现在我们双方军力相当,发逆高层一心想投苏曳,所以不会绝望的,所以会跟我们拼杀到最后的。”

“我们的军队,不能拼完在这里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发逆高层有很多人想要投降苏曳,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投降苏曳啊。如果现在李秀成、林启荣等人,把不愿意投降苏曳的军队派出来和我们厮杀,我们岂不是帮助苏曳消灭隐患吗?”

曾国藩一言不发,进入书房内。

他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面许久。

之前发生的一切,就仿佛有一双大手操纵着一切。

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为了拿下伪天京城,他付出了多少代价啊。

几万军队。

不计其数的粮食,弹药,金银。

现在竟然要放弃吗?

但不放弃,难道把军队拼光在这里吗?

自己之所以孤注一掷来攻打天京城,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陈玉成的投降吗?

结果,这是有毒的诱饵。

不但没有投降,反而葬送了自己五万嫡系精锐。

罢罢罢!

他们说得对,保住军队,就保住了一切。

若是不军队都在这里拼光了,就算让肃顺和端华赢了又怎么样?

没有军队,什么都没有了。

几个时辰后,曾国藩从书房里面出来,缓缓道:“撤军,如何?”

因为,湘军不是他一个人的,他需要个几个巨头商量。

但是剩下的几个巨头,仿佛就在等他这句话了。

“撤军,撤军!”

……………………

次日之后。

湘军开始和天京高层进行接触。

和平撤军。

天京内部的高层,同意了。

然后,湘军大部开始撤退。

一部分,撤往扬州。

一部分,乘船直接撤退到湖北。

十几万大军,整整撤了好几天,才撤退得干干净净。

全部撤退完毕后。

赖文光和陈得才部,率军进入了天京城。

然后,苏曳、王有龄、马新贻、袁甲三、徐有壬的军队,才开始朝着天京城逼近。

加上水师,大约七万大军。

再一次把天京包围。

只不过,这一次的包围是很宽松的,双方距离超过了千米。

显得很从容。

等到曾国藩的湘军全部撤退完毕,等到赖文光和陈得才部进入天京城,他才进兵。

甚至,任由太平军重新占领了外围的堡垒,尤其是紫金山的天保城。

因为,湘军是和太平军直接交接,而不是和苏曳交接的。

……………………

天京城内!

几乎进行了剧烈的争论。

确实如同曾国藩等人的预料,有人想要投降苏曳,但有人不愿意。

四比六。

四成高层,愿意投降。

六成人,不愿意投降。

这六成天国高层,要拥立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成为新天王,继续天国大业。

尤其是赖文光和陈得才。

这次他们几千里南下救援天京,功劳甚大,而且他们手中有六万多大军,话语权很大。

“现在我们手中有十几万大军,而且外围堡垒在手,苏曳只有六七万人,我们未必打不赢。”

“况且,现在苏曳和清廷高层正在决裂,很可能爆发内战。”

“所以表面上,我们天国大业仿佛已经穷途末路,但却可能是最好时机。”

“我们只要坚守天京,等着清妖高层内战分裂便是。”

而后,赖文光道:“忠王,勤王,我知道你们都想要投苏曳。”

“那也很简单,直接内讧,把我们杀光了,你们就可以投降苏曳了。”

这个时候,林启荣几乎想要说,大家举手表决。

但是,李秀成直接按住了他。

这个时候,林启荣、曾天养、李秀成、李世贤等人,是坚决要投降苏曳。

赖文光,陈德才,林绍章,黄文金,谭绍光等人,是想要立洪天贵福为新天王,继续天国大业的。

而洪仁发,洪仁达等人,尽管被苏曳圈养了很久,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但是,他们内心深处,是想要继续维持天国大业的。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投降之后,以他们的才能,肯能继续维持高位了。

林启荣内心激昂,想要慷慨陈词。

李世贤也想要冲出来,说服大家投降苏曳。

他们内心仿佛有一团火,他们内心知道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但是,李秀成伸手抓住了两人,制止了二人。

然后,他目光望向了陈玉成道:“英王,您觉得呢。”

陈玉成道:“我和忠王保持一致。”

李秀成道:“遵王,扶王,天王离开得很突然,所以他最后也没有留下什么旨意。”

赖文光道:“对,我们这等人无权决定什么。只能遵新天王。”

“请太子登基。”

“请太子登基。”

赖文光等大部分人齐声高呼。

李秀成道:“好,我们同意,请太子登基。”

林启荣、曾天养等人望着李秀成良久,然后也躬身拜下。

…………………………………………

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

历史上的他,算是最苦命的人之一。

登上大位之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最后被清廷凌迟处死。

他仅仅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次日,在盛大的仪式中。

太平天国诸王,拥洪天贵福为新天王。

在高台之上,他捧着玉玺。

上面,加刻了真主二字。

他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惶恐,目光在人群中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心中最重要的亲人,姑姑。

但是找了好一圈,都没有找到。

“天王,天王……”旁边人低声呼道。

然后,洪天贵福将手中的玉玺高高举起。

顿时,天国的无数官员整整齐齐跪下叩首,山呼万岁。

“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山呼万岁之声,响彻整个天京。

就连外面的苏曳,也隐约听得见。

旁边的沈宝儿轻轻依偎在他怀中道:“这样一来,这个孩子以后就危险了。”

是啊。

登基过的人,下场都不太好。

会成为清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沈宝儿道:“但是,夫君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别人容不下,夫君却容得下。”

苏曳道:“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沈宝儿道:“夫君还送了很多糖果,画册给他。”

……………………………………

次日!

登基后的新天王,在天王府召开了第一次朝会。

天国所有的高层,全部都到场了。

因为要商议大事。

天国以后应该怎么办?

是突围,还是大战。

未来天国应该朝哪里发展?

往东南,还是往西北方向,赖文光觉得应该往西北。

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又朝人群中望去,寻找熟悉的姑姑身影。

这一次,他找到了,洪人离朝着他温柔地点了点头。

然后,洪天贵福朝着忠王李秀成望去。

李秀成也温和地朝着他点了点头。

最后,洪天贵福朝着母亲赖莲英望去,对方也温柔而又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

这几个人,都是小小年纪的他最信任的几个人,仿佛给了洪天贵福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赖文光正要上奏。

但是,洪天贵福却站了起来,缓缓道:“你们既然遵朕为天王,那么是不是服从朕的一切旨意?”

赖文光一愕道:“当然。”

陈得才道:“对,我们服从天王的一切旨意。”

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等所有人纷纷拜下道:“我们服从天王旨意。”

洪天贵福道:“那好,朕唯一的旨意就是请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正式向苏曳大人投降!”

……………………………………

注:最后几天,恩公月票榜助我一臂之力吧,糕点顿首叩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