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3章 曾国藩下台苏曳大局(2 / 2)

此时,黑弓等人潜伏在天京守备大将陈承瑢麾下。

这是苏曳权衡许久之下,安排下来的。

天京事变表面上看,重要的人物是韦昌辉,但实际上是陈承瑢。

破了江南江北大营之后,杨秀清的声望到达了巅峰。

他不急着攻打苏南和浙江,反而下令军队回师天京,就是要先解决内部问题,先夺取最高权力,然后再去夺取整个江苏和浙江。

石达开自成一派,掌握着好几万精锐大军,而且为人圆滑,并不真正站队。

杨秀清担心他碍事,所以将他支开了。

石达开也不想搀和杨秀清和洪秀全之间的争斗,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心思,所以死死捏着兵权,埋头西征。

这会儿,正拼命地攻打江西。

在历史上,此时的曾国藩和相当部分湘军在江西,所以石达开打得很吃力。

而这个世界的江西,虽然有湘军,但是数量要少得多,而且大部分湘军都在包围九江。

所以,石达开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加疯狂攻打。

这一日!

杨秀清将非嫡系部队支开后,就开始谋划夺权。

整个天京守备大军,在陈承瑢的掌握中。

而杨秀清自以为陈承瑢是自己的绝对心腹,完全听命于自己。

殊不知,陈承瑢对杨秀清也恨之入骨。

因为杨秀清此人,对待政敌狠,但对自己心腹手下也狠。

动不动就将人扒了杖责。

动不动几十杖,甚至几百杖。所以陈承瑢也不例外,也遭受过这样的羞辱。

等彻底掌握了天京内的兵权后,杨秀清上演了他的终极夺权大戏。

他直接把洪秀全召到东王府,再一次上演了天父上身,叱责洪秀全。

“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

洪秀全跪下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天父上身的杨秀清又道:“东世子岂止千岁?”

这一刻,洪秀全是崩溃的。内心大概是一万个入你杨秀清的娘。

过分啊,之前表演天父上身,向我索要美人也就算了。

今天要夺权,要自称万岁也就算了,连你儿子也要称万岁?

你把我当什么?

但是形势逼人,天京兵权都在杨秀清手中,洪秀全只能颤抖道:“东王既称万岁,世子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

天父上身的杨秀清大喜:“我回天矣。”

然后,洪秀全小心翼翼说:“东王称万岁,东世子也称万岁,那我这个天王怎么办?”

杨秀清道:“那天王就称万万岁吧!”

洪秀全惶恐无奈答应。

所以,太平天国竟然一下子出现了三个万岁,也真是奇观了。

黑弓闻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大喜。

终于要来了吗?

接下来,主人终于要大展身手了吗?

我们也要干大事了吗?

先知先觉的苏曳,当然会将天京事变带来的利益压榨到极致,利用到极致。

而且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靠神棍预测来立功了。

反而要隐瞒天京事变的关键时间点,进而为他谋取最大利益。

军事上的利益,政治上的利益。

…………………………………………………………

几日之后!

寿安公主忧心忡忡找到苏曳,说皇帝心中有些后悔,不该为了给苏曳出气,而为难湘军,导致横生枝节,让他这个皇帝陷入被动。

当然,皇帝是不会说出口的,但是寿安公主感受到了。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又一波信使进京,而且这一次手臂没有系红带子。

有心之人看到后,不由得一愕。

这……这又是哪里的战败之报啊?

又是哪里沦陷了啊?

信使入宫,先报了军机处,然后又报给了皇帝。

“南昌沦陷!”

“发逆正式攻陷南昌!”

什么?南昌沦陷了?

这又是一个重镇啊。

听到这个噩耗,皇帝痛苦闭上眼睛。

在场几个军机大臣,目光飞快望去皇帝一眼。

这段时间,苏曳阻拦湘军谋江西巡抚和江西布政使一职,曾国藩进京和苏曳斗气之事。

肃顺、杜翰等人、明明站在曾国藩一边,但是却只言不发。

曾国藩弹劾苏曳的时候,肃顺、端华、文庆等巨头,也没有跟着弹劾。

甚至,都察院御史弹劾苏曳,也被他们压了下去。

那意思很清楚。

作,尽管作。

苏曳你圣眷那么浓,我们也不挡你锋芒。

现在后果来了吧。

而且他们望向皇帝的目光,也颇为诛心了。

皇上,你看看吧。

你这般宠信苏曳,给他撑腰,打压湘军的脸面。

现在湘军消极怠工,南昌沦陷了,整个江西也基本上沦陷了。

你尝到苦果了吧?

苏曳你没什么大的本事,为何要招惹湘军?

现在江西沦陷了,你苏曳区区两三千新军,难道还能顶上去吗?

此时皇帝心中,其实也是后悔的。

尽管苏曳是忠心,是为了大清的江山,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才挡湘军的路。

但确实有些自不量力啊。

皇帝现在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苏曳误我!

另一方面,又觉得苏曳完全是为了他这个皇帝,才硬要扎入江西,在湘军内部扎一根钉子。

但现在怎么办?

南昌沦陷了。

江西大部沦陷了。

军情如火啊!

仅仅只是江西还不要紧,关键是夺了江西之后,发逆石达开肯定会攻入浙西的,接着攻打杭州!

朝廷有多少税赋是从浙江而来?

一旦发逆大军进入浙江?那后果不堪设想。

军情如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扼制发逆兵锋。

而现在唯一能挡住发逆的,只有湘军。

胡林翼那边会不会跟着曾国藩共同进退?

莫非真的要向曾国藩服软?

如此一来,岂不是啐面自干?

不久之前,在二选一中,他选择了苏曳,把曾国藩赶回了老家。

现在又要请他出山?

曾国藩这等性子的人,又岂会这么轻易同意?

想要让曾国藩出山,关键就在苏曳身上了,皇帝不由得一声叹息。

“来人,召苏曳入宫。”

…………………………………………

半个时辰后!

苏曳进入皇宫,在三希堂内拜见了皇帝。

“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态度很好,直接将苏曳搀扶起来,然后他笑道:“苏曳啊,前段时间你和英国人谈判,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本来要封赏的,结果被那一档子事情给耽误了,朕还真是过意不去。”

“但是你放心,朕有功必赏的。明日朝会之上,就给你封赏。”

苏曳道:“臣谢主隆恩。”

皇帝道:“南昌沦陷了,江西大部分州府也岌岌可危,一旦发逆杀入浙江,那更是不堪设想。军情如火,现在唯一能挽救局面的只有湘军了。”

“苏曳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前段时间你挡湘军的路,也完全是为了我大清朝,为了祖宗的江山,朕一直感念于心。”

“现在军情如火,朝廷有求于湘军,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可能就要委屈你了。”

“但是你放心,在朕的心中,你始终是自己人,是朕最亲近,最器重的人。”

“今日委屈了你,他日比几倍补偿于你。”

皇帝这话,已经很明显了。

苏曳立刻拜下道:“皇上,万万不可说此话,只要为了大清的江山好,只要为了皇上,臣受一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祖宗的江山,臣不委屈。”

皇帝道:“你这样识大体,朕很感动,朕也放心了。”

…………………………………………

次日朝堂之上。

今日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面对江西战局?

更准确地说,如何调动湘军积极性,前往江西平叛。

肃顺一党,终于出面了。

端华出列道:“皇上,军情如火,臣请夺情曾国藩,让他复出,率军去江西平叛。”

杜翰出列道:“皇上,军情如火,臣请曾国藩复出。”

载垣出列道:“臣附议。”

首席军机大臣文庆出列道:“皇上,臣请曾国藩复出。”

接着,几十个大臣,全部出列。

让湘军去江西平叛,已经成为共识。

夺情曾国藩,让他复出,也成为共识。

关键是如何让曾国藩复出?

人家之前可是受了大委屈的,罪魁祸首就是苏曳。

那苏曳这边,是不是要付出巨大代价?平曾国藩的怒气。

苏曳出列道:“皇上,为了江西战局,为了祖宗江山,臣……愿意退让,愿意向曾国藩请罪,甚至愿意听从皇上任何处置。”

众人听闻,顿时心中一晒。

早日今日,何必当初啊?

我们知道你和曾国藩有仇,但是实力不到,为何要和曾国藩叫板?

现在要请人家曾国藩出山,不是自取其辱吗?

你和英国人谈判成功了,立了大功是不假。但是你势力能和人家湘军比吗?

皇帝正要开口。

此时,军机大臣瑞麟出列。

“皇上,军机处前两日就收到了署理江西巡抚胡林翼的奏章,不知道为何,却没有呈给皇上御览。”

皇帝脸色微微一变,道:“拿来与我看。”

而端华和杜翰等人,却心中暗呼不好。

赶曾国藩回家之后,皇帝就对湘军二把手胡林翼抱有巨大期待了。

专门封他署理江西巡抚,还加封了太子少保,就希望他能取代曾国藩,率领湘军去江西平叛。

现在有胡林翼的奏章,他当然关切。

拿过胡林翼奏章飞快看了一遍。

顿时,皇帝不敢置信。

又看了一遍,顿时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然后,他勃然大怒:“胡林翼奏章上说什么,发逆大军杀入湖北,所以他要率军击之,暂时无法南下江西平叛!”

“这,这是把朕当成三岁小孩吗?”

“发逆大军都去打江西了,南昌都沦陷了,湖北哪里来的发逆大军?”

“朕如此器重他,他却如此推诿,还欺瞒于朕?”

其实,这也真是冤枉胡林翼了。

他实在是不想违逆皇帝的意志,但是又不能背叛湘军。

正好碰到石达开的声东击西,确实有一支军队进入湖北佯攻,他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向曾国藩表态,也向所有湘军兄弟们表态。

鬼知道,石达开那边直接破了南昌啊。

此时,皇帝心中无比的悲哀。

整个南方,唯有湘军可用,为了让曾国藩出山,他还打算委屈一下苏曳呢。

结果现在,胡林翼也直接顶撞过来了,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皇帝用力拍打着手中的奏章。

“诸位臣工,你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朕受此欺瞒吗?”

全场静寂无声。

唯有苏曳出列,满脸愤慨。

“皇上,臣有话说!”

皇帝道:“你讲!”

苏曳道:“之前臣说要做这个江西巡抚,还只是戏言。现在湘军如此欺君罔上,天下又无人能为皇上分忧!”

“那,这个江西巡抚,臣还真的非做不可了。”

…………………………………………………………

注:第一更送上,月票名次下滑,我有点心慌呀!恩公们有票的话,莫要留了,赐给我好吗?

千万拜托了,谢谢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