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4章 苏曳升官破局血流成河(2 / 2)

雕虫小技的激将法。

苏曳聪明是聪明,但是在他们这种老江湖面前玩这么幼稚的激将法有用吗?

接着,看第二封信。

他整个人也郑重了下来。

沈葆桢的意思是,既然苏曳全权负责平叛江西重任,那就索性把整个舞台都交给他。

那包围九江的湘军,也全部撤掉。

如此一来,苏曳就是孤军深入了。

要不要这样做?

湘军包围九江城已经很久了,所以在城外还有一片根据地。

所以,苏曳还有一片登陆的地方,在江西还有立足之地。

而一旦湘军撤军,那苏曳新军在江西可能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又不能一直漂在长江上,因为随时会遭到发逆水师的攻击。

到那个时候,很大的选择就是灰溜溜撤离。

一个平叛大军,还没有攻打下任何州县,就只能被迫撤离?

那是何等的耻辱?

可是湘军一旦这样做,也会彻底激怒皇帝。

曾国藩陷入了犹豫。

但是很快,一股怒气占据了全身。

湘军凭什么要配合苏曳?

湘军只要继续包围九江,那就是帮忙苏曳。

如今苏曳和湘军,势同水火,更加重要的是,不能让苏曳新军在江西立足。

于是,曾国藩下定了决心。

两万多大军,撤离九江!

但是,不要回师湖北,这样会彻底激怒皇帝的,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名义。

大军去攻打安庆!

因为安庆是发逆天京在西边的门户,一旦打下安庆,天京在西边就没有屏障。

既然皇上您把江西的军务交给了苏曳,那我们就不搀和了,我们去攻打安徽。

我们依旧是忠于王事的。

而且皇帝在去年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最危急的时候,就催促曾国藩去打下安庆了。

于是,曾国藩写信给胡林翼和沈葆桢!

大军撤围九江,转攻安庆。

…………………………………………………………

几日之后!

两万湘军,撤离九江城外!

接着,湘军统帅宣布,集结几万大军,向东杀入安徽,攻打安庆。

顿时间,整个南方战场,整个南方官场哗然。

曾国藩,你们狠!

你们这是把苏曳直接架在空中,完全下不来了啊。

两三万湘军包围九江城,已经整整两三年了。

城内是属于太平军的,城外是属于湘军的。

所以,就算江西大部分沦陷了,但至少在九江城外还有一片根据地。

如今湘军完全撤走了,你让苏曳新军在哪里登陆?

一旦离开长江,登陆九江地面,那就是孤军深入。

可能面临几万太平军的围剿。

苏曳怎么办?撤军吗?

那岂不是成为笑柄?

………………………………

苏曳两支新军,已经完成了汇合。

扬州城内。

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大怒:“曾国藩太卑鄙了,太不要脸了,这不是把苏曳阿哥你架在半空中了吗?进进不得,退退不得。”

接着,托明阿道:“苏曳阿哥,这局势不妙啊,曾国藩那边不上当啊,反而把军队全部撤走了。你怎么办,总不能真的孤军深入,真的靠这三千新军去江西平叛吧?”

苏曳笑道:“不急,不急,我们等着看一场好戏,一场大戏!”

但是托明阿却不敢乐观,不过他还只是站在朋友的角度上。

而新军副帅王世清等人,则是忧心忡忡了。

……………………………………………………

两日之后!

天京事变爆发!

正式,天崩地裂。

杨秀清那日逼迫洪秀全他称万岁后,他决定于三月三十日,祭祀天父,正式称万岁。

原本,洪秀全对此,也只能听凭任之。

你杨秀清称万岁,就称万岁吧。

你大权独揽,就大权独揽吧,反正我在天王府内,享受美人美酒,也不错。

但是痛恨杨秀清的陈承瑢却去天王府向洪秀全告密,说东王杨秀清可不仅仅要称万岁,在三月三十那一天,还要杀掉天王取而代之。

顿时间,洪秀全吓得魂不附体。

东王啊东王,你竟然如此狠毒吗?

大权独揽还不够,还要杀我?竟然这么容不下我?

本来还想要咸鱼下去的洪秀全,终于忍不了了。

立刻密召韦昌辉和石达开率军返回天京,密谋对付杨秀清。

石达开奸猾,口头上答应,却没有实际行动。

但是韦昌辉早就对杨秀清恨之入骨,视为第一敌人,而杨秀清的心腹陈承瑢也完全站在他们这边,所以表面上杨秀清掌握着天京守备部队,但实际上完全和他不是一条心。

于是……

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诏令,率军包围东王府。

将杨秀清全家,杀得干干净净。

将整个东王府,也几乎杀得干干净净。

很快,秦日刚也加入了这场大屠杀。

整个天京城,被杀得血流成河。

翼王石达开心惊,于是出面阻止。但韦昌辉等人杀红了眼睛,开始扩大株连,不但屠杀杨秀清部下,还转而去杀石达开的全家。

这一剧变,完全是天崩地裂。

六合城内的清军,江南大营的清军,站在高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几日,整个发逆天京城,杀得尸山血海一般。

整个江北大营,江南大营,都彻底惊呆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

苏曳大声下令,新军登船出击,攻打九江!

托明阿顿时对苏曳敬佩不已。

苏曳阿哥,真乃神人也啊。

没有想到,竟然是这等破局方式啊。

此时,天京剧变,发逆几位王全部卷入其中了。

伪王石达开的家人都被杀了,韦昌辉更是杀红了眼睛,哪有精力去管江西的事情啊。

苏曳阿哥此时率军去平叛江西,岂不是千载难逢之机?

太厉害了啊!

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那还真是小觑了苏曳。

…………………………………………

苏曳三千新军,加上无数粮草,加上几十名火炮,装了整整上百艘船,在两艘英国武装商船的保护下,沿着长江,浩浩荡荡朝着九江而去。

而此时的胡林翼和沈葆桢。

听到天京事变的消息后,整个人完全惊呆了。

杨秀清已经死了。

韦昌辉开始杀石达开这边了。

那……那江西这边,岂不是空虚了?

原来苏曳小儿,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啊。

他竟然连这都能算到吗?

此人,竟然如此厉害吗?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苏曳肯定不会放过的。

广济县城内!

胡林翼和沈葆桢正把包围九江城的大军撤回来,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全部撤到广济,然后要完成集结,去攻打安庆,给皇帝一个交代。

结果,现在天京事变了。

而九江城内,林启荣的一万八千发逆军队,正是杨秀清的嫡系啊。

杨秀清死了,林启荣还守得住九江吗?

他难道不会去天京城为东王报仇吗?不会去天京城拯救家人吗?

还有石达开占领了南昌,现在他也被卷入天京事变了,自身难保,岂不是会把江西军队调回去?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丢。

而这个时候,几只鸽子降落。

事态紧急到竟然需要用飞鸽传书了,要知道这种方式丢信率很高的。

取下信鸽脚环上的密信。

这是从扬州飞回来的信鸽。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苏曳新军全部登船,沿着长发出发,目的地九江。

苏曳要来打九江了!

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沈葆桢和胡林翼对视一眼,原本不着急的,静静看着苏曳丢人现眼,要么踏入九江被几万太平军围攻,全军覆灭。

要么灰溜溜地退走。

但不管哪一种,苏曳都算是败了。

结果现在?竟然发生了这等剧变?

那万一现在九江城空虚,真的被苏曳拿下来,该怎么办?

皇帝可是说了,谁拿下来九江和南昌,谁就是江西巡抚的。

顿时,胡林翼和沈葆桢再也顾不上征求曾国藩的意见了,直接下令。

大军重新掉头南下!

攻打九江!

要趁着苏曳赶到之前,攻打九江,拿下九江!

于是,两万多湘军,刚刚从九江撤离,现在有急匆匆南下。

浩浩荡荡杀向九江。

好截胡苏曳,抢夺攻占九江大功!

……………………………………

苏曳新军在长江上,距离九江还有一百多里。

一艘快船飞快而来,然后登上大船。

“大帅,湘军截胡,敢在我们之前,杀向九江了!”

“他们抢功?怎么办?”

苏曳闻之大喜!

好戏终于开场了。

大戏,终于开场了啊。

沈葆桢和胡林翼果然忍不住,急吼吼出来抢功了。

但是……

九江城是那么好打的吗?

历史上,你们三万人包围了两三年后再打,都输了。

何况这一次两万多人,这么仓促之下攻城?

唯一的结果,只有比历史上更惨。

沈葆桢,胡林翼,你们好好打,慢慢打!

等到时机差不多了,我去摘果实啊!

哈哈哈哈!

………………………………………………

而与此同时!

湘军两万多人赶到九江之后,发现里面果然挂满了白旗。

当然不是投降的白旗,而是祭祀的白旗。

隔着很远,都能看到一股悲哀的气息笼罩整个九江城,仿佛再也无心守城。

见此良机,来不及休整,沈葆桢直接下令。

“攻城!”

“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拿下九江,再打南昌,让苏曳颗粒无收!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万多湘军疯狂地攻打九江城!

………………………………………………

注:第二更送上,弱弱地问一声,您口袋还有月票吗?赐给糕点好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