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结束苏曳华丽之功(2 / 2)

1859年,7月5日。

在洪仁玕、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的坚持下,天京终于做出了决策。

宣布和苏曳一方谈判失败。

太平天国用军事手段,收复常州。

于是,几年来南方最大的大战爆发。

太平天国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集结,在常州战场,竟然汇聚了惊人的九万大军。

而南方七省联军,因为有了左宗棠的加入,加上徐有壬孤注一掷又率领三千人加入战场,总兵力也达到了五万人。

还有两支强大的舰队,在运河助战。

陈玉成、李秀成、石达开全部都在战场上指挥。

石达开率军三万,攻打丹阳。

陈玉成率领四万,攻打常州。

李秀成率军两万,攻打无锡。

延绵一百多里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战火。

到处都是轰鸣声。

总共十四万大军,进行了残酷的攻城战,守城战。

超过几十艘各种战船,向着几万太平军,倾泻炮弹。

苏曳一方强大的舰队,分为两个部分,哪一个战场危急,就去支援哪一个战场。

7月9日!

湘军信使沿着长江,用最快速度赶回了武昌。

“大帅,常州大战,正式爆发!”

曾国藩狂喜道:“不可逆吗?不可逆吗?”

信使道:“对,不可逆!”

“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孤注一掷,要拿下常州!”

于是,曾国藩下令湘军,分为四路,朝着安庆进发!

李续宾,曾国荃,鲍超,多隆阿等将领,率兵六万多,朝着安庆进发。

历史上安庆之战的失败,也基本上意味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所以,苏曳和洪人离一直大骂天京高层的愚蠢。

这个时候,你集结主力和我们打什么?

明明知道这边一开战,曾国藩那边一定会攻打安庆的。

结果,他们还是选择在常州开战。

大概在天京看来,安庆距离得更远,而常州距离得更近,所以打下常州更重要。

但是你也不想想,常州距离天京虽然更近,但只要苏曳主导南方七省盟约,对天京就没有太深的敌意,也不急着去攻打你天京的。

但曾国藩可不一样,他一门心思就想着先灭安庆,再灭天京,立下这不世之功。

太平天国这群人,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急吼吼地毁约,急吼吼地和苏曳开战。

犯蠢了,拦都拦不住。

不过,历史上的安庆之战,整整打了两年,太平军在安庆也有很多兵力,相信能够牵制住曾国藩很长时间的。

…………………………

这边常州大战爆发。

北边安庆大战也要爆发。

中间有一个人空了下来,江宁将军,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

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很担心,苏曳会再一次派沈葆桢过来,逼迫他出兵,加入苏曳大军的行列。

上一次,沈葆桢就来威胁他出面,把王世清新军调去六合,避免直接面对朝廷的钦使。

他天天胆战心惊,唯恐沈葆桢忽然有一天出现在他的面前,说苏曳大人请你出兵。

这样一来,他托明阿又要对抗朝廷,对抗皇上了。

他万万不想这样。

但,从头到尾,苏曳再也没有派使者来了。

一直等到常州大战爆发,苏曳都没有派来半个使者。

托明阿庆幸,长长松了一口气。

但是,又恍然若失。

他,就好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他有过很多次机会的,但这是最后一次了。

这一次,苏曳在南方战场很缺兵,你托明阿如果派出七八千军队,那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和太平军作战,又不违背朝廷旨意。

结果,托明阿没有这样做,反而是左宗棠从庐州,活生生从湘军和淮军那里抢了几千人,凑齐七千人加入了常州战场。

托明阿,失去了最后加入南方七省盟约的机会。

历史抛弃你的时候,不会和你说一声的。

……………………

丹阳、常州、无锡三个战场。

气势最盛的是丹阳战场,最危急的是无锡战场。

所以,苏曳的舰队大部分都在无锡城周围的河道上,猛轰李秀成大军,帮助江南提督张国梁稳住局面。

而心绪最复杂,最乱的人,就是石达开了。

这次太平军三个主帅,他资历最高,威望最高,战绩最辉煌。

在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个小辈面前,他当然想要证明自己。

所以,石达开最急于求胜,完全不计成本的攻城。

而且,在石达开看来,丹阳守将是王世清和冯子材。

苏曳不在,徐有壬也不在,就这么两个小人物守城,他要是拿不下来,岂不是要成为笑柄?

结果!

非但拿不下来,反而损兵折将。

三个战场,就属石达开部伤亡最惨烈,使得他简直颜面无存。

和历史上一样,天京之变后,石达开战无不胜的神话仿佛瞬间破灭了。

哪怕他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出走,在战场上也是屡屡受挫。

而常州战场,兵力虽然不多,但江苏巡抚徐有壬、浙江提督、庐州知府左宗棠三人镇守。

三人对战陈玉成一人,非常稳固。韦俊曾经作为太平军大将,此时在常州战场,也只是一员小将了。

激战几天后,双方依旧不分胜负。

但只要有一个战场出现胜负,也会立刻影响另外两个战场。

现在看来,突破点就在丹阳战场了。

只要石达开部战败,太平军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失败。

心领神会王世清和冯子材,立刻猛打。

而洪人离从九江带来两千个还没有完全训练好的新军,已经出现在运河上。

关键时刻,就会登陆战场,给石达开部致命一击。

此时的洪人离对消灭太平军一事,已经毫无心理压力了。

甚至在她看来,太平军的真正精英力量,已经转移到苏曳这边来了,我们才是正统。

……………………………………

此时的大沽口战场。

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直隶提督荣禄,嘴巴一阵阵发苦。

因为英法联军再一次发现了天津新军的勇猛,于是再一次集中火力,轰击他的天津新军。

伤亡无比惨重。

但是,战果也真是辉煌的。

击退了整整五次英法联军的登陆战。

此时,已经整整休战两天了。

但英法联军,依旧没有撤离,仿佛在酝酿着最后一次攻击。

这一次,一定是孤注一掷,倾尽全力。

而没有人知道,巴厦礼再一次秘密出现,而且直接登上了联军的旗舰。

额尔金伯爵震怒不已道:“你还敢来?你不怕我枪毙你吗?”

“卑鄙的苏曳,偷袭烟台,偷袭大连,俘虏了我们二三百人。”

巴厦礼爵士道:“额尔金伯爵,我早就和您说过很多遍,您打得太急了,您的战争意志还是不够坚决。您在伦敦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打进京城吗?要直接轰击皇帝的吗?结果呢,仅仅集结了这么点军队,就来攻打了。”

“你依旧是想要打下大沽口,然后威胁皇帝履约,你根本没有想要攻打清廷的京城,你没有想要轰击皇帝啊。你的战争意志,一点都不坚决,根本不像你在伦敦的豪言壮语。”

额尔金伯爵冷笑道:“我轰击了皇帝,好让你们坐收渔利吗?”

巴厦礼道:“那为何要在伦敦夸下海口?”

额尔金伯爵冷笑道:“你是来笑话我的吗?”

巴厦礼道:“对,就是来笑话你的。可笑的额尔金伯爵,想要掌握战争的火候,逼迫清廷承认履行所有条约,还不想让南方七省占了便宜。结果打成了一锅夹生饭。”

额尔金伯爵,或许有这样的想法,但归根结底还是轻敌。

“伯爵大人,我要是你,现就在立刻率军离开,返回香港,然后集结所有的军队,两万,三万!”巴厦礼道:“至少要三万大军,然后兵分两路,不要直接攻打大沽口。海军威胁大沽口,超过两万陆军在北塘登陆,直接攻打天津,如此一来,便可轻松获胜。”

“你们联军此时还在大沽口折腾什么?”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离开这艘旗舰,因为他的目标太明显了。”

“伯爵大人,收起你的傲慢吧,区区三四千军队,是征服不了这个帝国的。”

“这一战,你们已经输了,想想伦敦的愤怒吧,想一想欧洲的震动吧。”

“不要把目光盯在九江上,不要把目光盯在苏曳身上,收起你们多余的心思,别唯恐我们占了便宜。”

“竭尽全力对付清廷的皇帝吧,他才是你们最大的敌人。”

“放心,接下来的战争,我们会彻底坐视你们把皇帝掀翻的。”

然后,巴厦礼离开。

留下额尔金伯爵,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巴厦礼说得对,他一直都把苏曳当成最恨的敌人,做任何事情都想着不能让苏曳占了便宜,坐享渔翁之利,时时刻刻都想着留有余力打击苏曳。

但是现在这第二场大沽口战役的失败,一旦传到伦敦?传到欧洲?

会是何等后果?

大英帝国的威严扫地。

届时,只有一条路,增兵,增兵,增兵。

彻底打到底。

但是,额尔金伯爵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要做最后的努力和尝试。

于是他命令,后天发起最后的攻击!

但他还是听从巴厦礼的意见,离开了这艘旗舰。

…………………………

此时的苏曳,已经在不远处观察战场两天了。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一战,结果和历史上一样,清廷要胜。

如果清廷会败,那苏曳就会拿着烟台和大连之胜,谋取政治名誉和利益,在皇帝脸上踩一脚。

但既然确定清军要胜,那他苏曳就要去抢功了。

争取抢到最核心的功劳,拿到最大的筹码。

次日!

苏曳率领五百名新军精锐,出现在了大沽口战场上。

顿时,僧格林沁惊呆了,荣禄也惊呆了。

苏曳,你……你还真的来了?

你疯了吗?

南方战场如此紧急,你竟然直接扔下了,率军北上。

皇上下旨让你来,你还真来?

而且你已经拿下烟台了,足够向朝廷和天下人交代了,竟然还来到大沽口战场冒险?

刹那间,僧格林沁和荣禄觉得,苏曳真的如此忠贞吗?

联军要败退了,这点苏曳知道。

但是僧格林沁和荣禄,却并不知道,因为过去漫长的战斗中,打得非常艰苦。

对于大沽口守军来说,苏曳援军的到来,还是让他们深深触动。

苏曳大人,还真是忠义无双。

明明已经被罢免了官职,仅仅只是一个团练官了,完全可以不遵皇上旨意的。

结果,还真的几千里奔袭,率军来援。

进入战场后,苏曳没有多话,只是朝着僧格林沁和荣禄一拱手。

然后,在战场地图上扫视一圈道:“我去守这一处,如何?”

僧格林沁一愕,苏曳指的地方最危险。

因为那个地方是大沽口一万两千斤的主炮群,会遭受到最猛烈的轰击。

苏曳这一番表态,更是让守军震动。

苏曳大人真牛逼,一来就顶在最关键的地方。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道:“好,那这块阵地,就由你来防守!”

然后,苏曳率领五百精锐,进入到自己的阵地内。

而后,僧格林沁派遣使者用最快速度进京,告知皇帝,苏曳真的率军来援了,参加大沽口之战。

………………………………

就这样,很多人心绪复杂,渡过了一夜。

次日!

大战再一次爆发。

洋人的联合舰队,再一次逼近,所有火炮齐发。

几百艘舢板小船下海,开始了最疯狂,最后的登陆战。

额尔金伯爵不甘心战败,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大沽口守军,也再一次猛烈开火。

顿时间,战火冲天。

苏曳带着最精锐的炮兵,操纵一万两千斤的主炮,只对着目标打。

洋人联军的旗舰。

联军司令何伯,就在这艘旗舰上。

在猛烈的战斗中,双方再一次出现了伤亡。

而这一次,英法联军的登陆部队,没有再出现中途撤退了。

一艘又一艘舢板被击沉。

联军的海军陆战队,盯着巨大的伤亡,一直往前冲,往前冲。

苏曳的传令兵直接来到天津新军的火炮阵地上,大吼道:“把火炮给我们,你们打得不准。”

天津新军炮兵微微一愕,竟然真的把几门火炮交给了苏曳新军。

然后,苏曳的炮兵操纵这些先进的火炮,开始了表演。

这一上手,就知道差距了。

天津新军的炮兵虽然不错,但和苏曳最精锐的炮兵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了。

这几门火炮,开始了精确的点杀。

“轰轰轰轰……”

洋人登陆的舢板和小船,一艘接着一艘被击沉。

既然确定洋人这一战要输,既然要出手,那就要夺走最大的功劳。

僧格林沁旁边的人道:“王爷,您看,苏曳的炮兵!”

僧格林沁用望远镜一看,道:“打得真猛啊。”

但就算这样,洋人的登陆舢板还是太多了。

就这样,两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冒着巨大的伤亡,开始了登陆。

但等真正登陆之后,已经剩下不到两千了。

然后,陆地战爆发!

天津新军和英法海军陆战队,爆发了最激烈的战火。

英法陆军一千六百人,顶着清军上万人开火。

勇猛无比。

关键是,地利对英法联军是极其不利的。

清军在防御工事上,以逸待劳。

但就算如此,清军还是付出了惊人的伤亡。

苏曳看了一眼这边,更加确定,洋人这一战输了。

额尔金伯爵太轻敌了,不该这样冒险的。

当然清廷或许也不知道,这一仗会让他们手中最精锐的力量,天津新军彻底打残。

只不过在清廷看来,他们手中最精锐的力量是僧格林沁的几万骑兵。

双方最精锐的力量,就这么疯狂地消耗着。

荣禄的内心在滴血。

他的天津新军啊,就这样成片成片的倒下了。

时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苏曳操纵着主炮,凝聚所有精神,瞄准洋人联军的旗舰。

猛地开火!

“轰!”

不中!

“轰!”

又不中!

“轰!”

第三炮!

苏曳操纵的第一重炮,直接击中了遥远海面上的洋人旗舰。

猛地将这艘最大的旗舰,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王爷,快看,快看!”

“敌人的旗舰,被打中了,打中了!”

紧接着,苏曳又猛地开炮。

洋人的旗舰,再一次被击中。

而这一次,联军司令何伯直接被炸飞了出去,倒地不起。

僧格林沁和荣禄惊呆了。

这……这苏曳这么猛吗?

隔得这么远,竟然直接命中了洋人的旗舰?

原本这一战就胜不了,此时旗舰被轰中,军队指挥官重伤,生死未卜。

额尔金伯爵尽管不甘心,也不得不咽下这个苦果。

巴厦礼是对的,我轻敌了,我轻敌了。

清朝的皇帝,你等着,你等着。

我这就回香港,把整个亚洲殖民地的军队,全部集结来。

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带着两万人,三万人再杀过来。

一洗今日之耻辱!

然后,额尔金伯爵下令:“全军撤退!”

旗帜挥舞!

陆地上的英法联军陆战队,开始重新登上舢板和小船撤退。

僧格林沁下令:“停止攻击,停止攻击!”

然后,清军守军就这么静静看着英法联军撤退。

不知道过了多久,洋人舰队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内,消失在海平面上。

大沽口的守军喜极而泣。

“万胜!”

“万胜!”

终于赢了,赢了!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苏曳最后几炮,直接命中了洋人的旗舰,甚至轰断了桅杆,使得洋人的军旗倒下。

至此,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彻底结束。

苏曳在最后关头,夺走了最亮眼的功劳。

………………………………

注:一万两千字送上,节奏赶得飞快,结束了战斗。

关于灭皇帝,我比你们还心急,我会努力写得更好的。有月票的恩公,赐给我几张好吗?糕点继续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