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元璋的震惊,老爷子最近举动很反(1 / 2)

朱雄英眼中带着厉色,咬牙道:“师尊说过了一件事,对咱们汉人来说极为耻辱之事,是国朝….在东海上的耻辱!”

当朱雄英听到朱长夜诉说有关日本,随后他就开始自己查看史书,这几日看到老爷子送来的史书,多次读到过关于日本海国的国书。

洪武初年,倭国遣使来访上朝大国,言辞颇不恭敬,其国书上说:国比中原国,人比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洪武二年,因为倭寇入侵大明东南海岸,朱元璋派杨载出使日本,国书言辞激烈。

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杨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

朱雄英嗯了一声,兴趣不高的道:“爷爷,虽然朝廷关了海禁,可我认为,还是会有倭寇来东南叩关,总该要威慑他们一下的。”

自古以来,

万一老爷子这是身子骨不好,是因为沐英事情,那这段时间就不能与老爷子争执,避免老爷子性情上来,把人杀了。

朱雄英说着,便跑了出去。

无论如何,航海的种子先在老爷子心里种下去吧,朱雄英也不强求。

而这,

毕竟教太孙这事,导致延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噢,对了,爷爷你稍等会。”

朱元璋错愕。

最近国朝也很太平,唯一困扰的就是雪灾,这事儿,朱元璋只能让有司紧紧盯着,没别的办法。

朱雄英连忙点头,打着包票。

几个大臣有序退出宫城。

看这家伙毫无形象的吃瓜样子,忍不住口中流涎,也迫不及待的取了半块瓜,学着朱雄英的模样,舀一勺入口,连籽也一起吞了。

朱雄英笑呵呵的道:“师尊今日教过我一种吃法,爷爷,今个儿咱爷孙体验一下富人的吃瓜法!”

“您老啊,直接拿回去看就是了,也未必是准确的。”

就在他若有所思的时候,朱雄英从暖棚里,捧着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走来。

则让很多人开始狐疑起来。

当年老爷子和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时候,鄱阳湖水战,陈友谅所部的水师战船,高达十余米,上下三层,每层可以跑马用来传令。

武将门对此乐此不彼。

虽然朱雄英能明白老爷子的想法,但并不代表认同!

朱元璋瞪着眼睛。

尤其这个瓜,还是朱元璋亲手指挥种植,亲眼看着长大的,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开心。

啊?

吃瓜还分穷富?

伴君如伴虎,今日的宠臣明日可能是罪臣,都是发生过的,他们心里都明悟着。

“洪武四年、五年,寇海盐澉浦杀掠人民,八月,明州卫指挥佥事张亿率兵反攻,中流失卒.…”

朱元璋将关于蓝田县令一应人的处理奏疏,直接递给何广义。

说到最后,

朱雄英眼眶赤红一片,直直的瞪着朱元璋,厉声道:“这是国耻!岂能一句攻之白耗国力就能揭过?!”

朱元璋道:“哦就是咱听到了。”

老爷子诧异之际,朱雄英直接一掌下去,西瓜顿时分裂两半。

此时,

话题都一样。

….….….….….….

翌日,东方泛起鱼腩白。

下朝之后。

有人忍不住问道:“詹大人,下官上次很早来衙门当值,看到了锦衣卫将奏疏搬到宫里,这咋回事?”

朱雄英想了想,开口道:“驿站的收入,可以抠出一部分来,供给到造船上。”

朱元璋带着两封奏疏回到谨身殿。

朱雄英抱起半个瓜,轻轻地将勺子一舀,那带籽的瓜肉便到了勺里,直接送入口中!

朝会大抵就这两件事。

他们发现朱元璋来朝的时间点,似乎比以前晚了点,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何。

是啊,老爷子说的没错,而他则还是年轻人,热血为主。

洪武十四年,明使再次出使倭国。

但老爷子没说,他们也不敢开口。

开朝之后,朱元璋便对傅友文说,让其将结余的驿站收入,拨二十万归国库,另拨三十万,开始对北疆长城防线动工。

朱元璋歪头看着朱雄英离去的背影:“神神秘秘的,搞啥咧?”

要是他们敢说反对,恐怕北疆那数万死在这群北元铁骑下的家人们,会将他们骂的尸骨无存。

吃了一口大西瓜之后,朱元璋都忍不住浑身舒爽。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刀呐?没刀咋切?拿两個勺干啥?”

昨日从朱雄英那儿回来之后,马皇后又安慰了他,有自家妹子安慰,朱元璋这几日心里的伤心难过,也悄无声息的恢复了几分。

至于工部,自然会全权配合。

是老爷子,在给朱雄英选未来的班底呢。

“这是咱大孙批的,你带着你的锦衣卫,去蓝田办差吧。”

太子朱标,不需要老爷子教。

朱雄英一脸无语,微微叹口气,便也不在这事上多争辩了。

等何广义离去后,朱元璋便吩咐上朝。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大惊。

“不是啊,下官看到这奏疏,是从东宫出拿来的,而且陛下最近常出宫,好像是去天云观附近,念叨啥咱朱家来着。”

“来人,去将何广义叫来。”

朱雄英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情绪有些激动了。

劳力问题,北疆的三万人北元俘虏,宜全部敢去修长城。

此刻。

“记住。你这是在替咱大孙朱雄英杀人,杀干净利索点,杀完了,把名单交给咱。”

朱雄英笑道:“这还是师尊和我提了一嘴,熟了,早熟了,一直忘了拿给您老吃,试试?”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不解的道:“此言何意?”

现在看起来,确实没有耗费太多兵力征讨他们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