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2 / 2)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1312 字 1个月前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朱标看着他,在桌案底下搓了搓长时间握笔有点发麻的手指,沉声问道:“还请丘真人给孤看看,孤有血光之灾吗?”

丘玄清在旁边面色平静,虽然他算不出来,但他不打算拆圣孙的台.丘玄清已经在朝堂上混迹多年了,起码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朱标却没有乱了方寸,他身居高位太久了,处事还是有几分静气的,并不会因为朱雄英一催就慌张地带着去找父皇。

卢德明亦是言道:“圣孙年幼,难免考虑事情只想到一个方面.便是所言非虚,殿下最好也不要插手此事。”

“多谢真人指点,孤明白了。”

丘玄清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了几句,正准备转身离去,然而朱标这时候忽然问道:“那真人可否卜算一番,我的兄弟们是否有血光之灾?”

“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

这跟为什么当初是朱标去码头接他的道理是一样的,朱元璋即便心里再焦急,也只能在宫里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君臣关系都摆在这里,不能因为宠爱就乱了规矩,否则的话,父子之间心生间隙事小,整个帝国赖以维持的道德体系崩塌,才是大问题。

在现代人看来,或许这件事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有些过度重视,但对于古代人来讲哪怕是晋朝那种不忠不义的王朝,还讲究个“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孝对于古代的道德观念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尽孝上,就要先对父辈尽孝,再对祖辈尽孝。

最起码,朱标自己这边需要跟人商量一下,做了预案以后再去。

那就是有事先跟爹说,如非紧急,不能越过爹去找爷爷,或者起码要跟爹说一声再去找。

“不知殿下相召所为何事?”

他的话语仿佛一缕春风般吹散了朱标心头的阴霾,朱标松一口气。

丘玄清点了点头,他明白身处高位的压力,而且朱标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清楚缘由,但最近几年皇帝不让太子出京,却也被这些部寺高官隐约地察觉到了这里面一定是有些内幕的。

看着卦象他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殿下,命运之事,虽有一定之规,但亦非绝对,陛下最近确实不顺,但血光之灾并不在最近。”

不过不管怎么说,查看完档案后,他还是第一时间来找这个不怎么熟悉的爹了。

丘玄清微微一怔,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他缓缓开口,声音很温和:“殿下何出此言?”

朱雄英补充道:“父亲,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禀报皇爷爷。”

把丘玄清和朱雄英都打发走以后,朱标招来了几位东宫属官,将此事告知他们。

东宫属官考虑问题的角度,肯定是从朱标的利益出发,对于朱标来说,便是真的也不该由他来说,家事就是国事,哪有靠卜筮治家的?这不又回到商周了吗?而是假的,则很伤兄弟感情。

其人是个忠厚长者,心思非常缜密,听了朱标的描述后,沉默片刻开口道:“殿下,此事无论真假,若是让潭王和鲁王知道了,总归是会心生不满的,到时候难免兄弟不睦,于殿下无益。”

所以,他们考量的角度,跟朱雄英完全不一样,他们既不在乎藩王死不死,也不在乎朱雄英的预测对不对,他们更在乎现有政治体制的维系与稳定,以及朱标地位的稳固。

不过,朱标毕竟是个软心肠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带着朱雄英去找父皇,只不过话要说的委婉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