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2 / 2)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1399 字 2个月前

朱元璋此言一出,宴会上的气氛顿时有些沉重。

此时,太子妃吕氏坐在朱标的身后,她身着华贵的宫装,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隐忧,她暗自观察着殿内的每一个人,心头却不禁涌起一股不安。

而朱允炆,这个年幼的皇孙,坐在角落里无人理睬,他望着满堂的欢声笑语,心中却感到一阵难言的孤独,他默默地低下头,玩弄着手中的酒杯.嗯,也就是他没手机。

不过众人的疑惑在马皇后的现身说法下也稍稍缓解,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他们也开始相信了这件事。

“父皇,敕封大侄子为圣孙的事情,听说朝野间议论挺多的,怎么一直没动静?”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端起满是茶水的酒杯站起身。

“咱知道很多人都不信,但是没事,等大孙把神器送过来,咱就拿着好好抽打这些人的脸!”

“神器?”

“不错,空印的事情,你们可知道了?”

宴席上的诸位自然是知道的,实际上空印案的风波,现在在整个大明越卷越大。

中枢各部、寺,大批官员都被锦衣卫轮流传唤调查,在这种背景下,官员们各个风声鹤唳。

到了最后,六部尚书也坐不住了。

不过六部尚书很清楚,他们是劝不动朱元璋的,真正能劝动朱元璋的,只有比胡惟庸更重量级的那位大明之“萧何”,文臣中毫无疑问的领袖,韩国公李善长。

而胡惟庸案后,因为胡惟庸既是李善长的姻亲又是学生,所以李善长开始逐渐淡出大明的朝堂,但他仍然兼任着都察院左都御史,也就是俗称的“御史中丞”的职务。

实际上,收到了各种风声的韩国公李善长就对空印案调查的扩大表示了担忧,他深知这个案子的严重性,一旦失控,将会引发一场严重的朝堂风波,所以也私下劝谏了朱元璋,希望他能够慎重处理此事。

而如今在这种高规格的正式宴席上提及此事,皇帝显然是要给最近的事态进行一次定调。

朱元璋胸有成竹地告诉他们:“且放心好了,大孙已经找到了解决空印根源的办法——那就是弄来实现远距离通讯的神器。”

他的话音一落,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王公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远距离通讯?飞鸽传书吗?他们也知道朱元璋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有他的道理,而朱元璋话语里的意思,显然不是这种传统手段,可如果不是的话,又该怎么实现呢?

朱元璋看着这些人的神情,当然能看出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实际上,如果不是见识过大孙的神奇,朱元璋也会理所当然地这么想。

很快,殿内开始议论声纷纷起来。

郑国公常茂眉头紧锁,沉声说道:“陛下,非是臣等不信,只是这远距离通讯神器,自古未有闻千里之外,如何传递?莫非是神仙之术?臣以为此事太过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信国公汤和亦是面露疑色:“陛下,臣以为此事蹊跷,还望陛下三思。”

晋王朱咂摸着嘴,半信半疑地说道:“父皇,儿臣在封国多年,从未听说过这等奇事,这远距离通讯神器,莫非是故弄玄虚,欺瞒父皇?”

朱元璋听了一会儿,也懒得给他们解释,此时只宣布道。

“好了,都不用再说了。等下次圣坛启动的时候,大孙把神器送过来,你们自会见证,到了那时候,咱正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敕封圣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