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定九律(2 / 2)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

也是,能与政权并列的教权,怎么可能随便编個教派就掌握的?

“这教权不能久空,所以才有今日与道盟的合作,不过合作归合作,在这场合作中,大汉是主导,道盟是臣,之后会与道盟有一场谈判,这件事,就需诸卿出力了。”吕布笑道。

群臣闻言,目光一亮,谈判这种事……他们擅长啊。

没等三日,第二日,灵台上人就带着另外两位道盟掌教以及十二位真人前来与吕布谈判。

双方争论的点基本都在日后这教权如何分配,如何管理,教权与朝廷政权之间如何达到平衡,遇到分歧如何化解以及以谁为主的问题。

这一争论就争论了三天才算有了初步结果,但还需要大汉这边前去信都进行确认,最后双方首脑也就是吕布和道真在气运分割处确定双方盟约。

没有天道誓言,因为双方随时可能翻脸,吕布和道真的关系,更像是盟友。

不过此事之后,吕布就是名义上道盟之主,但因为政教合一,道盟这边,需要有限制吕布这个道盟之主的手段。

如此休息三日,大汉礼部官员梳理了这次谈判的内容后,第三日一早便进入信都,展开第二场谈判。

这一次,双方明确了几条规矩。

首先,吕布是道盟之主,这点毋庸置疑。

第二,吕布这个道盟之主有权利调配道盟名下所有灵矿七成的权利。

第三,进入朝廷负责传教,获得大汉官身的道盟弟子,在不危及道盟的前提下,必须无条件接受吕布的命令,不得以任何形式抗命不尊。

第四,道盟五品元婴境以下的高手,不得拒绝大汉朝廷的征召,元婴境高手每年必须接受一次朝廷指令,朝廷可以不发,但一旦有,不能拒绝;四品分神境高手,每十年一次;三品及以上高手,如果要用,需要吕布亲自去请,没有时间限制

第五,道盟的任何教义不得有危害大汉的言论

第六,钦天监重建,每任钦天监监正不再享有过往见证特权,官职为四品,修为不得低于元婴境,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天子召见,朝会必须参加

第七,大汉境内会为道盟设立道场,道场内可有道盟自己的规则,但道场之外,道盟弟子行事必须遵守大汉律法,一旦违背,轻则门规加律法双重惩治,重则剥夺身份甚至直接处决。

第八,三大掌教作为道盟三大长老,面对吕布一些不合理要求时,或危及道盟根本的问题时,三大长老有权利驳回,如果执意要执行,需请出同样执掌山河印的道宗并得到其同意。

第九,大汉征召道盟弟子为官,需征得弟子同意,不能强迫道盟弟子入朝

这九条盟约,算是道盟入大汉执教权的根本,也是双方这些时日政变的核心,被大汉称为九律,在确定无误后,吕布也终于见到了这位道宗。

“这么久了,朕还不知道宗如何称呼?”吕布在九律之上盖上自己的山河印,挥手抛向对方。

“本座道号道真。”道真也盖上了自己的山河印,在两印盖下的瞬间,承载九律的特殊玉简上亮起了豪光,大量气运开始汇聚在玉简之上,也代表着大汉政教齐全,这玉简虽非封神榜,但只要与九律有关的事情,大汉气运覆盖之下,九律都有绝对权威,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违背九律,只要在大汉气运笼罩的地方,这九律就能对其进行处决。

当然,如果是道真这位一品的话,有些难度,但却可以借此剥夺道真身上属于道盟的气运,严重的甚至可以直接剥夺山河印。

九律一出,也代表着大汉政教合一,那这最后的信都自然没必要存在了。

“大兴陛下,大势至此,交出山河印吧。”道真扭头,看向一旁面如死灰的独孤昊,淡漠道。

独孤昊看了看吕布,又看了看道真,惨然一笑。

他还有选择吗?

这件事从头到尾,吕布获得了大兴疆土、人口,道真获得了气运、大汉国教的位置,还有可以当一支三品巅峰高手用的兵傀大军,双方都获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气运,唯有他独孤昊,儿子没了,忠臣没了,连国家也没了!

长生业位不说还有没有,就算有,还有意义吗?

“入城!”眼见道真收了兵傀,吕布挥挥手,示意尉迟陀等将领进入信都,至于独孤昊是否交出山河印,这并不是什么重要之事,若他自觉些,吕布会给他一个体面的神位,若不自觉,那吕布就只能帮他体面了。

而随着兴朝的覆灭,道盟与大汉结盟,苦苦支撑的越国自然也便没了支撑的底气,只是一月后,越国全境陷落,大汉正式一统大陆横断山脉以西的疆域,与大明一东一西,两国往北就是佛国和大光,佛国是夹在三朝中间的联邦式国家,与三大强国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