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后悔药是什么滋味(2 / 2)

只是刚刚开始经济发展,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但还是在追求更合身裁剪,更美观的版型。

她在下午骑车的时候就感觉到了裙子的不方便,也顺势想到了改进的方法。

她做的半身裙虽然凉快,但是骑车很不方便。

裤裙这个设计是后来很常见的基础版型,但在这个时候还是挺新的潮流。

下一月十五,就是红旗镇的娘娘庙会。

庙会比起平常的大集,大得多,聚集的人也更多,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

看杂耍,看戏,看扭秧歌,敲锣打鼓得,热闹整整三天。

唐初雪想要在这个庙会上,占一个摊位。

还得先去找村长,打个招呼。

镇上的每次庙会,都会分给各个村子,每个村里的小商贩,都得在村长那里先报个名,才能分到摊位。

她得回去村里一趟。

说起来,她有一个月没回村里了。

如果不是有正事要办,她也没有一点儿想回这个地方的想法。

唐初雪现在有了车子,起一个大早,和村长说完事儿,还能赶回服装厂,不会耽误工时。

天蒙蒙亮,她骑车到了村长家。

“方爷爷!”

论乡亲辈分,她要喊村长一声爷爷。

村长姓方,已经过了六十六大寿。

他家里有个孙女叫方好。和唐初雪一起上过学,不是同年级。

唐初雪又喊了一声,“方爷爷,在家吗?”

老村长从屋里探出头。

上了年级的人都醒的早,村长正在堂屋里吃早饭,手里还端着一大碗粥。

“谁呀?进来吧!”

老村长招呼她进去。

唐初雪把的车子停好。

提着一个点心盒子,在集上买的槽子糕,走进屋。

“方爷爷,我是唐家的闺女,我爸爸原来在咱们村当老师。”

恐怕老村长未必认得她,她先开口提起自己的爸爸。

唐初雪一边说着,一边把点心盒子,放到了村长家的桌子上。

老村长一看她是来送点心的,立马笑着说:“你这孩子,想着过来看我,有这个心就行了,还拿点心……快进来做,一块儿喝完粥。”

他说着话,眼睛上下打量着唐初雪。

老村长虽然过了六十,但身体老当益壮,记忆力还很清晰。

现在年轻的一辈的,他认不全,但也能从小辈的眉眼五官和家里父母想象的地方,联系到一起,大概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唐初雪一提唐老师,他再看唐初雪的眉眼,立马想起来了,“哦哦哦……唐老师家的闺女呀……我记得,记得呢。”

老村长又仔细打量几眼,面前的小闺女,“长得像唐老师,女大十八变,小时候看着是个小胖墩儿。脸圆乎乎的……呵呵呵现在长大了,也出息了,也变好看了。”

唐初雪寒暄了两句,套完近乎,就提起自己的事儿,“方爷爷,我来是为了求您帮个忙。”

老村长干了半辈子村长了,上门送礼,自然是有事儿。

不过,一个小丫头能有多大的事儿,他随口应声,“你说说,咱们自己村里的孩子,在我眼里,都是当自己家的孩子,你有事儿就直接说。”

唐初雪赶紧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