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妙计(2 / 2)

哎呀呀,钓完一波又有一波。

收完所有的货,开船返航。

童瑶洗干净手,抱着儿子坐在甲板上,看着袋子里的章鱼,这脑子啊,它突然就来灵光了。

童瑶看向杨父:

“爹,咱们要不多做点捕捉章鱼的工具吧,趁着这两个月的旺季,咱们能多抓点是多点。”

杨父见童瑶又有想法了,心里就是一颤。

最近童瑶的想法一个接着一个的,哪怕都是正确的,但保守的杨父,理智上还是犹豫。

他欲言又止了好一会,才说话:

“阿瑶啊,咱家没有那么多瓶瓶罐罐啊,别说咱家,就是村里都不多,你不会想去村里挨家挨户借吧?村里人不得追问啊,这一问不会都知道这个法子了吗。”

这年头渔民家里的瓶瓶罐罐少得很,多出来的也拿来装点虾酱、蟹酱、鱼酱、鱼露啥的。

就连牙膏皮都大有用处,村里人都存下来,村里时不时会有人来回收,能卖钱呢。

家里小孩有时候还会拿去换麦芽糖或者别的糖。

这也是村里小孩最热衷的事,家里大人骂都骂不听,他们总有办法拿去换。

童瑶主要是想到后世刷到的小视频,不管是本国还是国外,都有渔民专门做捕捉章鱼的工具,人家几千上万的做呢,收获也颇丰。

国外就有个渔村,每到章鱼旺季,渔民每家每户都会堆满罐子,那些罐子一个个串联好,放在家门口,出海了再搬上船丢海里做陷阱。

那些罐子是塑料制做的,众所周知塑料没啥重量,丢到海里肯定会漂浮在海面上。

那些渔民就会将水泥灌到罐子底部,增加罐子的重量,而且章鱼见到里面有沙子,更喜欢钻进去了。

还有些渔民是用陶瓷专门做罐子,有的是用有耳的陶瓷杯,更有直接串上千个海螺做陷阱的。

童瑶不知道别的渔村或者国外的渔村有没有用这个法子。

但以她们村来说,还真没见到有人这么干。

要童瑶特地去找人做陶瓷罐子,或者塑料罐子那就没必要了。

成本太大,别说家里人,她自己都觉得费钱。

但是谁让她是个小聪明呢。

童瑶自豪的对杨父嘚啵嘚啵:

“爹,你要是这么想,路就走窄哩。

咱家分到的山竹子那么多,平时你和阿公做竹筐啥的都做不完。

我们可以砍些竹子下来,锯成一个个竹筒,借村里黄伯家的电钻,钻个孔,用绳子串起来啊。”

杨父双眼一亮:

“这倒是个好办法,家里山上竹子多,有人来收,你阿公还不给卖,说是留着自家用,但那么一大片的竹子呢,哪里用得完,有些竹子比我年纪都大。”

竹子粗看感觉都相似,但是种类还是很多的。

像他们南方这边就种碧玉黄金竹、麻竹、青皮竹、方竹、撑篙竹等等。

其中麻竹种得最多,它的笋子最是甜美好吃,无论是做黄笋还是酸笋味道都绝了。

杨父说完又想到一个问题,由于最近和童瑶说话多了,语气也带着幽默:

“阿瑶啊,竹筒放海里也浮起来啊,总不能让章鱼自己拖下去吧,这也太难为章鱼了。”

童瑶闻言也忍俊不禁乐了,笑了一会才解释:

“不是啊,咱们可以给竹筒灌点水泥嘛,重量不就上来了吗,反正能抓到十一月中呢,不亏。”

童父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个法子好啊,亲家,趁着我们人多,今晚我和阿瑶娘住在这边,明天帮你们干。”

杨父握了握拳,嗯嗯点头:

“行,那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