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尊王攘夷(2 / 2)

“好在我有‘延年益寿’的绝世技能,寿命已经逼近九十岁,只要别在战场上浪掉性命,大可再活七十六年。”

而且如果配合上采用铁制农具,按缭的估算,或许只需要三至四年便可将投入赚回,投入回报比可比使用木制或石制农具快上一倍多。

对郭猛而言,与其陷入与周边诸侯国反复拉锯的大战中,倒不如打跑狄戎,切实吞下狄戎的土地,持之以恒的进行复耕工作,只要熬过数年,国力便可翻天覆地。

只是周边的狄戎乃至身旁的诸侯国,谁会眼睁睁看着郭猛四出扩张而无动于衷呢?

郭猛不由看了看西面,仿佛能在夜空中看到那儿耸立的函谷关。

“只能指望它了。”

……

不过熟读历史的郭猛自然知道,函谷关虽然既可以对东防御(秦国,西汉),亦可以对西防御(东汉),然而对于郭猛当下的情况而言,显然以函谷关为依托,对东防御更为现实。

虽然虢国全国都在函谷关以东,用函谷关防御东面那直接防御的便是自己,似乎有点滑稽;然而虢国的东边邻居乃是周平王所在的成周,给郭猛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在虢国这个体量和国力下强吞成周,毕竟周平王如今仍是天下共主,谁发兵进攻成周,指不定天下诸侯有几个会“勤王”。

郭猛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一对多还打赢了,这固然是无比的荣耀;但是如果有另外的选择,能分而治之,逐个击破,郭猛宁可选择后者。

虽然此刻的虢国城邑全部位于函谷关以东,但是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虢国在郭猛的带领下,不能成为横跨函谷关东西的大国,并将主要国土藏于函谷关以西;毕竟,相比于崤函古道贫瘠的产出,函谷关另一侧可是“未来”响彻天下的关中粮仓。

对郭猛而言,到底是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这还用得着选择么?

“只怕君父他并不愿往西。”

缭表示了忧虑,而以郭猛这具身体前主人的记忆,缭的忧虑多半会成为现实;虢公忌父这个便宜老爹,自成为国君开始,就一直试图重新获得周平王的承认,希冀重新成为周王室的卿士。

虢国多次与关中地区的狄戎血战,目的除了保家卫国,更多的是为了夺取周王室在关中的失地,甚至虢公忌父还想献出一些夺自狄戎的土地,“物归原主”以求取悦周平王,在周王室中获得重要职位。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礼乐和征伐即将全部出自诸侯,周王室已无力掌控天下,再当它的卿士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