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偏见是一座大山(2 / 2)

郭猛忽然眼前一亮,终于想出了办法。

“国人多对‘狄戎之食’颇有意见,然而如何才谓之‘狄戎之食’,其实多数国人并不清楚。”

“公子之意,乃是另设名目取代之?”

“当是如此。”

既然国人不认麦粉(面粉),那就多立名目,不要直接推广馒头面饼之类一眼就容易看穿的“狄戎之食”,多来点带了花样的,比如饺子/锅贴/抄手,油条……名头越怪越好,让人听到第一句便以为是啥新奇之物,必然便不会第一时间与“狄戎之食”联系起来。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常规做法,譬如国产汽车早年间因技术能力不到位,只能在低端价位拼杀,因而国产车一度是低价车的代名词;而后来随着技术力提升,为了扭转大家对国产车的印象,不少国产厂子便推出新的子品牌,与以前的低价品牌做切割,不是仔细了解,第一眼是绝不会联想到这些车子跟原先的低端车型品牌竟是同一个厂子的产品。

“此计甚妙,然而这麦粉当如何制作这花式繁多的食物呢?”

缭和毛遂皆把目光投向了郭猛,郭猛自然毫不犹豫承接下了此活计。

不就是制作一些面食么?大不了来个狗不理包子、杭州小笼包、江南蟹黄包之类塞了肉馅的面包,反正这个时代没人追究版权,更没人盯着原版指责郭猛的盗版色香味如何如何糟糕——总之,这活计毫无压力可言。

当然,如果发明了包子,显然顺带发明蒸笼,也能更好地节省燃料不是。

只是制作蒸笼需要篾片,这玩意也是要用金属刀具将竹子或木头切成条片,说到金属刀具,郭猛脑子又是一阵生疼。

铜铁的使用范围也太广了……

改天无论如何需要到伯庚那儿检视一番冶炼场的扩建了,貌似这阵子刚扩建了两座冶铁炉子,虽然产量增加不少,但是仍然供不应求。

——可惜彭戏之戎和大荔之戎所占城邑在潼关之外,以郭猛此刻手中的力量,并不适合在潼关之外进行防御,自然这两座城邑的冶铁炉子也就无法重新利用起来。

“且等着吧,等老子的骑兵席卷了关中,肯定把这些城邑重新盘活起来。”

然而当务之急,自然是调拨人手赶紧去函谷关前多设几座冶铁炉子,配合建成的水排,迅速进行生铁和熟铁的冶炼。

不过说到熟铁(锻铁),郭猛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速召伯庚和盘……不,吾等还是亲自赶往函谷关吧。”

好在驱马前往函谷关并不远,不过半个时辰便已赶到,而伯庚和盘此前一日未返回瑕邑,直接在函谷关内草草过夜;此刻尚在此处商讨如何修筑新的炼铁炉,以配合水排鼓风,以期利用自然之力。

忽而看到郭猛等人呼啸而来,自然赶紧上前迎接。

“汝等需紧急制作一物,当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