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将计就计(2 / 2)

李纲微微一笑,说道:“今日朝堂所奏之事,其实并不能算作南北两国的阴谋,而该称其为阳谋,若想要制衡阳谋,那一般也只能用阳谋来硬扛。”

“咱们的并肩王,素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刻自然不会有失水准,所以,并肩王之用意,想来也正是在谋划一场阳谋。”

“哦?愿闻其详。”王行好奇问道。

“诸位可知,做为竖子出身的南宋皇帝赵构,如今最怕的是什么?”李纲笑着点破道:“那便是他的皇权受到威胁。”

“而并肩王的话,妙就妙在那封表彰宗泽将军的诏书之上了。”

“要知道,并肩王说的,乃是宗泽将军要迎回‘大宋皇帝’,而不是赵构的‘退位皇兄’赵桓,如此一来,赵构会怎么想?”

“可以不夸大的说,不出半月,赵构必然会急调宗泽将军还朝,再不提借道北上之事。”

“毕竟,那赵构也并非嫡出,其母最早侍寝宰相苏颂,后才将其送给徽宗,成了显肃皇后身边的侍女,被徽宗临幸一次,遂生赵构。”

“也即是说,赵构其实也是得位不正,若赵桓一旦返朝,那么赵构自然要还政于嫡出正统的赵桓,你们说赵构能答应吗?”

“至于北边金国,并肩王也说了,要准备仪仗,不然就算金国送回来,也不符合皇家礼仪,到时候,中间再不小心出个差错什么的,推个三五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此,不出半月,就能兵不血刃,使祸事自解,纵观普天之下,能如此快速做出应对的,怕是也只有腹抱乾坤,运筹帷幄之并肩王一人尔!”

没错,李纲的话,确实说中了不少真相。

不过柳尘之所以会这么做,主要也是因为想到了历史上的岳飞之死。

虽说最初的时候,赵构为了抵挡金国,确实对军事进行了一些强化,也放权给了武将,这也就导致,类似韩世忠,岳飞这样的猛将得以有机会真正崭露头角。

并甩开朝中文臣的掣肘,自主统兵北伐。

但这也是好景不长的事,因为没过几年,随着金国出现内部纷争,导致军力下降之后。

偏安一隅的赵构,却没有想着趁机去收复山河,反而也开始走徽钦二帝的老路,该议和议和,该纳岁纳岁。

并重启文臣管制,再次将武将权利压缩到了极致。

不过这时候,类似韩世忠及岳飞这样的猛将,已经不是文臣一两句话就能压制的了。

所以赵构一开始也不敢怎么样。

但直到后来,岳飞力主接回徽钦二帝以后,感受到皇权随时可能会受到威胁的赵构,便开始了骚操作。

仅凭祸国殃民的奸臣秦桧一句“莫须有”,就毅然决然的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

最终,岳飞与长子岳云惨死,家产被抄,其妻儿流放岭南,饥寒度日。

尤其最小的女儿岳孝娥,当时年仅十三岁,义无反顾为父兄鸣冤,不得其果,后抱银瓶投井而死,后世也因此称其银瓶小姐。

满门忠烈,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在这中间,秦桧之奸恶,自不必说,但如果没有昏君为其张翼,仅凭区区一个奸贼秦桧,又怎能撼动当时威望正盛的岳将军!

靖康耻,犹未雪!

岳飞十年之功,尽毁一旦!

而风波亭之憾,最终也成了所有汉人的千年之痛。

不过正是如此,柳尘才更加笃定,赵构此人是个什么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