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袁崇焕(1 / 2)

苏晨拉黑钱谦益后,继续讲述下面的内容。

“但在朝堂之外,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后金占据着辽东,而这也成为崇祯初年最严重的边患。”

“早先,崇祯启用袁崇焕守卫辽东,袁崇焕上任后,整顿防务,委任祖大寿、何可纲、赵率教分别守锦州、宁远、山海关一线,打造了宁锦防线,还屡次打败皇太极,迫使皇太极绕道蒙古攻打大明。”

“在已巳之变中,后金军绕开山海关,自长城大安口突入关内,离北京很近,导致崇祯恐惧不安,他急召袁崇焕回京勤王。”

“但袁崇焕准备在冀镇堵截金军,结果金军大多是骑兵,很快就越过了冀镇。”

“袁崇焕分析形式认为金军的目标肯定是北京,于是等金军兵临北京后,他才赶到北京城下,并在城下与金军作战。”

“袁崇焕多使用火器,一度迫使金军后退,金军面对袁崇焕的宁远边军一时无法取胜,便开始考虑退兵。”

崇祯:这个袁崇焕不错,朕果然没有看错他,能够稳稳的压制满清。

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已巳之变,清军还没有围攻京师,但也不妨碍他欣赏袁崇焕。

辽东一直被后金占据着,时常侵扰大明境内,俨然是大明危害最大的边患。

为了解决辽东问题,他接受东林党人举荐的袁崇焕守卫辽东。

当然,之所以任用袁崇焕,除了东林党的举荐,还有就是袁崇焕许诺五年平辽。

他正是被五年平辽的美好愿景打动了,这才赏赐袁崇焕尚方宝剑驻守辽东,给了袁崇焕莫大的自主。

可如今看来,五年平辽的计划失败了,要不然大明也不会灭亡,大明江山更不会落到满清手里。

这就让他有些不明白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按照主播讲述的,袁崇焕以后表现得很好,死死的压制满清。

可后面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形势大转,让满清篡夺了大明江山。

袁崇焕:老夫驻守山海关,可以让金兵大败而归,可要是金兵绕道山海关的话,那老夫就无能为力了。

他现在已经隐隐有些后悔,不应该说什么五年平辽的大话,以至于现在有点下不来台。

一开始,他还是挺有信心的,觉得五年时间足以平定辽东。

可等他来了山海关和金兵正面作战后才发现,后金的实力一点也不弱。

他只能做到镇守山海关,不让金兵跨过山海关。

可想要平定辽东,剿灭后金,怕是难以做到。

“然而此时袁崇焕早先下给皇太极的挑战书和吊唁努尔哈赤的书信被明军截获,明朝一些大臣认为袁崇焕有佣兵自重和暗通敌人的嫌疑。”

“而崇祯帝也被后金军的直捣京师的举措搞得非常恼火,于是他认为袁崇焕当初五年平辽的计划根本没有用,不值得信赖。”

“但袁崇焕却认为自己千里迢迢奔来勤王,还打退了金军,自己是有功之臣。”

“这样一来,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崇祯帝也趁召见他的时候,当场下令锦衣卫将他下狱,随后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决。”

“听闻崇祯杀了袁崇焕后,皇太极大喜过望,后金也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不久又在受降的明朝边军中获得红夷大炮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与明朝分庭抗力。”

崇祯:朕怎么感觉截获的书信像是满清栽赃陷害的,中了满清的圈套。

现在他站在旁观者角度,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他的问题所在。

有袁崇焕在,满清只能龟缩关外,休想踏入山海关一步。

而且怎么可能那么巧合,袁崇焕给满清的书信就被明军截获了,这一看就是满清故意的。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身处局中,看不清形势的话,确实容易中了敌人的诡计。

既然如今已经识破诡计,那他就不可能再犯错了,袁崇焕是对付满清的一张王牌,不能轻易折损。

如今的袁崇焕还在山海关驻守,他担心袁崇焕因为主播的话生出异心,当即就书信一封送去山海关,让袁崇焕安心驻守山海关。

袁崇焕:老夫就这么死了?如此明显的离间计,陛下怎么会听信谣言呢!

看到自己悲惨的结局,他顿时心生胆寒,一脸死寂之色。

他要是和金兵战斗的过程中战死了,那他无话可说,也就认了,没什么好遗憾的。

可他死于阴谋诡计,而且还是凌迟处决,这就让他有些不能接受了。

他为了大明江山兢兢业业,驻守山海关,不让金兵进犯,不知立下了多少功劳,可最后陛下听信谣言就要把他凌迟处死,他此刻感到心寒。

他希望陛下能够明辨是非,不要被敌人的诡计蒙蔽双眼。

要是陛下一意孤行,非要对他不利的话,那他也只能投靠后金了。